大国小鲜(科举) 第84节(第4 / 5页)
且不说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大规模机械化产业劳作无法实现,劳动力的缺失必然造成粮食减产,危及国本。况且短时间内田地大量抛售,必然会被小部分人低价购入,造成土地兼并。
短时间内看,农户们得到了银子,又有织造的买卖,一箭双雕,但从长期来看,那些顶层大商人必然会组建大型织造作坊,效率更高、产量更大、品质更好,他们甚至可以借助短时间内不计成本压价的方式,进一步挤压个体商户,逼得他们破产。
先前出售农田的农户们便彻底没了生路,只能再去为人效力,被顶层大商人彻底操控。
如此一来,农田、商业,最终还是全都流向同一批人手中。
而赵沛的话里也有陷阱,类似的手法,秦放鹤也曾用在郭腾身上,那就是看似提出问题,实则想引着对手走。
先出题的必然偏向自己,此乃人之本性,所以才叫占便宜。
他确实想与对方一教高下,却不屑于在这种地方耍心机。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胜之不武?
旁观的秦放鹤等人也是暗自点头,这倒是。
赵沛点点头,也不假客气,略想了一回,“既然杜兄是江南来的,巧了,数年前,某也曾南下观潮,途中颇见桑树、织户,又有茶园,更多海外贸易,敢问杜兄,可是要重商抑农?”
重商抑农,在现在的背景下无疑是非常严重的指控,若杜文彬沉不住气,急于反驳,那么两人的攻守态势便会立刻反转。
杜文彬却冷笑道:“赵兄此言差矣,以我今时今日所见,北地亦多矿产、林场,又圈养牛马牲畜,难不成那田里便无人耕种了么?”
答得妙,非但没被牵着鼻子走,更顺势进攻。
秦放鹤暗道,这杜文彬果然也是真材实料。
现场先是一静,继而迅速滚开激烈的议论声。
谁也没想到赵沛的第一个问题就如此尖锐。
重农抑商乃国策,他却以江南织造和商业繁华来对,无疑将杜文彬架在火上烤。
秦放鹤下意识看向杜文彬,想看他如何应对。
赵沛的问题非常现实,因为商业见效快、收益高,在私人作坊和商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大批农户出售田地,改投商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