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85节(第4 / 5页)
直到赵沛七岁时,赵父仍未给他启蒙。
某日,赵父下衙,带了两位文武同僚回家吃饭,开席前,照例叫赵沛上前行礼问好。
那文官见这小子虎头虎脑,煞是可爱,便说些夸赞的话。听赵沛回答不错,越发添了几分真心,又顺口问了几句,然后脸色大变。
这孩子天分太好了!
都没人正经教过,可他就好像天生对文字有着非同一般的敏感,比如寻常人看天气好,大约只会说“啊,日头不错”,但只从别人口中听过只言片语的赵沛,却张口就能说出类似“天如洗”之类的话。
只是千算万算,赵慕白愣是没算到对手不配合。
他说完,茶桌上诡异地沉默许久,三人看天看地看脚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良久,还是秦放鹤觉得这个家没自己得散,当即清清嗓子,若无其事笑道:“说起来,慕白兄这身孤身走江湖的胆识和体魄着实叫人羡慕,又听无疑说你颇通拳脚,可是家学渊源?”
赵沛瓮声瓮气笑了起来,抬手往自己身上拍打几下,显然对这个块头也颇为自得。
“实不相瞒,我家祖上曾因战功封过爵位,可惜如今也没了……”
然后那文官当场指着赵父破口大骂,十分痛心疾首,“莽夫莽夫!险些误了文曲!”
赵父虽是武官,却也读过书,敬重读书人,恁大一个汉子,愣是被骂得抬不起头。
那文官骂完,捶胸顿足,当场收了赵沛做弟子,次日便叫了家去,亲自与他启蒙……
待赵沛说完,秦放鹤不禁感慨,这也算是文曲星托生到武曲星窝里了。
若非遇到那个文官,还真有可能就此埋没。
如今赵家长辈中多地方武官,但品级都不算太高,最出息的一位伯父也才在府城做同知,不过五品司马。
当年赵沛刚出生时,家中长辈们喜忧参半。
喜的是孩子健康,个头都比别的婴孩大些,一看便是虎将的好苗子;忧的却是如今天下大略太平,边境只偶有摩擦,没有多少大仗好打,军功难攒,武官地位大不如前。
东南沿海一带倒是时有倭寇登岸,奈何赵家又不以水战见长……
赵沛就这么稀里糊涂长大,三两岁时就如父辈一般,开始整日举着木头小剑在院子里嘿嘿哈哈,倒也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