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131节(第3 / 5页)
来人笑道:“只放了一点风声出去,好些个书商都恨不得在门口连夜打地铺排队了。没得说,直接来七千精细本子,二两一本,一概本钱都由小店应承,不必您费一点精神,权当孝敬六元公一点心意。”
大禄朝实际人口过亿,但真正算识字读书的,根据历届科举比例来算,也不过两三百万。
七千本,倒也合适。
可二两一本,都快赶得上圣人言了,是不是太贵了些?
来人便笑:“哎呦我的六元公,不贵了!如今谁不当您是文曲下凡?再迟些,只怕生祠都要立起来啦!但凡识字的,说不得要抢一本来藏着。况且大禄朝一十五省,其下又有州府无数,七千本放出去,都不够抢的!”
连中六元!
此乃亘古未有之幸事,曾经替秦放鹤发过刻本的白家书肆这会儿都欢喜得疯了,掌柜的自不必说,曾与秦放鹤交好的孙先生也连升三级,直接回清河府本部做了个大管事,谁见了不问声好?
再有秦放鹤留过墨宝的酒楼并个别庙宇,此刻也都连夜将匾额刻了,悬挂在自家最显眼的位置……
这种含金量,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早有京城的几大书肆虎视眈眈,这会儿官方书局的考卷刻本一发,他们就一窝蜂似的扎来汪府,想着拿下秦六元的第一本私人印刷。
也就是想起个格调,不然别说七千本,就是七万本,也不怕消化不了。
本国卖不完,没关系,还有临近诸多藩国,那些小国俱都仰慕中原文化,如今出了活文曲,谁不羡慕?说不得要买几本染染书香。
秦放鹤听了,“也罢。”
做买卖么,人家是专业的,自己还是别瞎指挥了。
只是他也没想多占便宜,依旧让八达书局先把本钱扣出来,再按照旧例分成。
就这一本,别说挣钱了,哪怕叫他们倒贴银子也愿意啊!
六元已是前无古人,指不定也后无来者,无论刊刻发卖多少,都可作传世之用!
而第一家与秦六元合作的书肆,也必然在圈内外留名!
秦放鹤对京城书肆了解不多,就全权托了汪扶风的心腹去打探,最终选定一家叫八达书局的。
那边的人传来话说,想单独给秦放鹤起个本子,文章不必多,十篇即可,但最好是之前没公开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