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145节(第1 / 5页)
正事中间,还夹杂着几份例行请安问好,进贡地方稀罕果品、奇石等的。
一开始天元帝还饶有兴致叫人抬上来看,又写“尔心朕知”。
可到了后面,就越来越不耐烦,频频对孔姿清摆手,“跳过去,不必再念!”
折子上的朱批,也越发狂放,从欣慰迅速衍变为“聒噪”“无事可不必上折子”“政绩平平,你在这些玩物上倒颇有见地”……
秦放鹤等人看了,也是忍俊不禁,觉得上折子拍马屁这种事情,果然也要看运气。
当年好像是在西部来着,没想到几年下来,竟然去海边了,环境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大获全胜?”天元帝嗤笑一声,“不过弹丸之国,小小贼寇便坏了朕一艘海船,几百打几十,还有脸说大获全胜?这余忠显,如今也跟朕卖弄文字起来。”
坐在秦放鹤对面的黄修撰一听,立刻熟练地取出一道空白圣旨来,蘸好笔墨,摆好姿势,预备拟旨。
果不其然,天元帝索性下榻,背着手踱步过来,“拟旨,余忠显所陈不详,再报!另,俘获倭寇不必押解进京,就地斩杀……”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对余忠显邀功的姿态非常不满意,但念在过往还算勤勉的份上,多给一次机会,老老实实重新上报。
前面天元帝正需要放松,看了自然欢喜,可后面产生审美疲劳,难免就觉得下头官员不干正事,领着朝廷俸禄溜须拍马,该骂!
等处理完今天所有的折子,三更已过,即后世凌晨一点。
胡霖进来,低声道:“陛下,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天元帝捏捏眉心,一摆手,“明日不上朝,困劲儿也过了,朕出去走走。”
又对孔姿清等人道:“你们散了吧。”
若再不说实话,总督干脆就换人做吧。
黄修撰迅速写好,呈给天元帝看过,天元帝亲自用印,立刻便有专人六百里加急发出去,昼夜不停,最迟三天,余忠显就能接到了。
接下来,孔姿清又念了几份折子,这回倒是没有战事了,有东北一地今年雨水偏多,但堤坝提前检修过,及时疏导,并未出现损伤。
天元帝就很高兴,亲自在折子上写了两个好,命原样发回去。
再者快到年底,又有外国使者来问,今年能不能进京朝拜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