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145节(第4 / 5页)
人老了之后,往往会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趋于保守,好大喜功,喜欢听奉承话,天元帝刚好卡在五十岁这个坎儿上,最初,秦放鹤并不敢轻举妄动。
可今天亲眼见了他对余忠显的反应,秦放鹤心里就有了底:
至少现在,天元帝身体强壮,仍不失进取之心,所以对相对激进的进言和臣子的一点小过失,也会更包容。
很多事如果不尽早办,以后就办不成了。
天元帝不开口,就是默许秦放鹤可以继续说。
海盗小国资源匮乏,养活自己都很艰难,所以难免要起歪心思,每每来犯大禄沿海一带。
天元帝听了,意义不明地笑了下,“打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大禄水师虽盛,却耗费巨大,轻易动不得。且那等庞然巨物,对上成规模的战队倒还好些,偏偏这种苍蝇似的散兵游勇,反倒施展不开。
而方才余忠显的折子,也就反映了这一现实。
所以天元帝虽然有点气,却也理解余忠显的苦衷,所以才额外给了一次机会。
“昔日微臣远居乡野,几乎家家户户养狗,看门护院。可狗这种东西,也得训,”秦放鹤的声音听上去很轻快,似乎真的只是在闲话家常,“那东西精得很,但凡主人和软些,便要蹬鼻子上脸,到嘴里抢食吃,反过来撕咬主人。故而要打,要骂,一口气打怕了打服了,见了主人便怕,自然就记住了。”
天元帝瞧了他一眼,“可总有些记吃不记打。”
有的货色,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秦放鹤笑道:“养狗为了看家护院,若连主人都不放在眼里,还留着作甚?不如炖一锅好狗肉。”
秦放鹤很明白这种顾虑,“陛下的意思,微臣明白,我大禄以仁治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那等蛮荒之地未曾教化,哪里知道什么见好就收的礼义廉耻?说不得便将我国宽宏大度视为理所应当,一而再,再而三……”
天元帝沉默不语。
这小子说中了。
其实小小倭寇,并不至于叫大禄伤筋动骨,可那些东西却实在恶心人。不守着吧,他们就来滋扰百姓,烧杀抢掠;守着吧,仨瓜两枣,又不值得大动干戈……
第103章 翰林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