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382节(第2 / 5页)
在他们休养的空隙,逃逸的倭国天皇一行势必会被某一处势力接纳,而这种恐惧也会不断散播、酝酿……
岑康与使者兼副官秦熠、顾问卢实等人召开作战会议,决定暂时驻扎京都休整,等待国内补给,并就地开设军工厂,徐徐图之。
再小的国家也是国家,而作为首都的京都又曾汇聚了整个倭国几代天皇、权贵,积累的财富可谓天文数字。
十月大禄舰队来接应后,回去的吃水都重了不少。
与此同时,早年滞留倭国的汉学院师生、工匠从各处赶往京都会师。
先有坚船利炮,再有火枪劲弩,倭人几乎已经丧失斗志,甚至沦落到听到“汉人”“大禄”几个字便惊恐不已的地步。
九月初三,倭国首都京都正式沦陷。
面对那样低矮局促,甚至堪称闭仄的所谓皇宫,卢实带头发出不屑的嗤笑,“如此犬舍也配叫皇宫?”
人在里面站着,能直起身子抬起头吗?
但这个时候,大禄的炮弹和火枪子弹、天女散花等弹药也逐渐告罄,火力优势日益消退。
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有十多年没回家了。
秦熠以使者的身份代表大禄朝廷对他们表示了慰问,肯定了他们多年来的牺牲和功劳,当场就有人痛哭失声。
这些人带来了大量倭国地形图和矿产考察图,众人看后却有些失望。
“这弹丸小国委实鸡肋了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嘛!”岑康牢骚道。
若要追击,未必不能取胜,但一来他们是异地作战,对方以逸待劳,不占优势;二来地形不熟,若孤军深入,恐有不妥。
“如今倭国上下如惊弓之鸟,短时间内无法组织有效反击。”秦熠说,“且我军数万将士连续两月作战,也需要休整,又有打下来的京都各类物资未曾收缴,不如暂时屯兵于此,以待来日。”
倭国地形狭长,多山多林,一旦分兵深入,反而是化优势为劣势。
而且我朝的火力压制威胁只存在于有过正面交锋的数个港口城市,一旦深入,遭遇那些倭国内陆的士兵,不知者不畏,说不得又是一场好厮杀。
现在的大禄将士已经疲惫,当务之急是养精蓄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