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16节(第2 / 5页)
推荐小说:
与人说话时直视对方是基本礼仪,但如果直接看眼睛会显得太有攻击性,令人心生不快,所以首选眉心,目光凝而不散,又很松弛有分寸。
见他生得白净俊秀,十分机灵模样,更兼举止大方,周县令越发添了三分欢喜,又问他为什么想起来写江南,“你可曾去过?”
秦放鹤摇头,“草民家贫,不曾去,乃是话本游记上瞧见的。”
“听你谈吐,果然是正经读过书的,师承何处?”
“先父便是秀才,他曾亲自为草民启蒙。”
好像比自家孙儿还小几岁。
这样小……他不禁再次感慨。
若是书香世家的子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自小耳濡目染,原比常人强些。
可这个孩子眼见拮据,莫说请来名师教导,便是购齐书本怕都吃力,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着实意外。
毕竟寒门难出贵子。
周县令又问他父亲是谁,秦放鹤也答了。
周县令闻言,连道可惜。
他才来章县没两年,自然不记得一个岌岌无名的乡野秀才,只是当儿子的这般聪慧机敏,或许日后能有一番作为也说不定,倒是可惜了,那位秦秀才终究没能沾上光。
“既已启蒙,又做得好诗,必然读了不少书,说几本来听听。”对于孩子,尤其是聪慧懂事的孩子,人们总是和煦的,周县令这话,隐约就带了点提点。
周县令的声音不自觉柔和下来,“你方才可写了什么诗?用了哪些典故?”
问这些是因为秦放鹤年纪实在太小了,恐怕有人教给他代写。
现场所有人都看着这边,无数视线犹如实质,沉甸甸压过来。
室内静得针落可闻,若换了寻常人,别说孩子,便是个大人也要紧张死了。
秦放鹤不卑不亢,看着周县令眉心的位置一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