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永远的白月光(1)(第2 / 3页)
真想捏捏这会儿还有胶原蛋白肉嘟嘟的丞相。】
“……”
诸葛亮也没法再云淡风轻下去了,他没有过肉嘟嘟时期。
其他人也无法直视诸葛丞相脸颊肉嘟嘟的模样,主要是脑补后,该死的居然和天幕产生了共鸣。
我真该死啊,怎么能这么不尊重丞相呢?
到这里才算是稳定下来,而这会儿,我们丞相还才是一个进学堂继续读书的少年,小小年纪便经历了战乱的流离残酷。
襄阳的生活算是暂时远离战乱,许多文人都来此避祸,诸葛亮的学习环境很好,和徐庶也是在学堂认识的,难怪后来会被推荐,我还奇怪咱们丞相隐居隆中怎么认识的徐庶。
那会儿好日子真是不多,咱们丞相的叔父到底是没有撑多久,两个姐姐跟着出嫁,他找不到继续留在此地的理由,便做出一个决定——去隆中隐居。
别的不说,我只有一个要吐槽的点,咱们丞相少年老成得过分了啊,这时候才十七岁啊,居然选择了隐居。
但也能理解,他没权没势,外面还打仗,又不像是孔老父子带着三千子弟靠武力服人,安分一点待着才是聪明之道。】
郭嘉荀彧:我们被当作代餐说什么了吗?
而且,天幕你的想象力可一点都不贫瘠,想得实在是太多太野,我们才是不敢设想你的想象力若是丰富起来,会癫狂成哪般模样。
【自从隐居隆中后,咱们丞相重心就是三件事:白天干农活,晚上挑灯夜读,顺便还拜访名士结交朋友。
安排下来真是一天还挺忙活,我还真以为隐居就是在山里当野人呢,顶多和猴子们聊聊天。】
诸葛亮想到待他如父亲般得叔父,心中本有些伤感,转而就被天幕逗笑了。
他不该笑的,可偏生一下子没憋住。
儒家:别把我们夫子说得和土匪出街一样好吗?再说了,不是以武服人,别胡说啊。
【想知道这会儿的丞相是恭敬有礼的小正太古板,还是洒脱闲适的小帅哥骚包。
其实我脑子里两种都幻想过,但贫瘠的想象力实在是不够,导致我经常把郭嘉和荀彧拿来中和脑补,然后发现…我更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