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海上丝绸之路(2)(第2 / 5页)
张謇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创建了包括如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370所大学,倾其所有,直到破产为止。
救国救到这个地步,张謇担得上一句国士无双。】
370所大学?
【张謇和康有为他们都是一样的想法,就是改革然后君主立宪,只不过后者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光绪身上,前者却是实干派。
他信奉靠清政府还不如靠自己,因为他实在无法理解慈禧在战争时期大办生日party的行为。】
一阵沉默,但也确实如此,换谁都不敢寄希望于这样的政府了。
只不过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迁移而已。
【张謇选择的是自下而上的救国之路,弃官从商、实业兴国。
之前便说了,当时第一批人选择的无非就是三条:变法、实业、革命。
接下来便要介绍张謇同志选择的实业兴国之路。】
不断试错?
这话可真是叫人绝望,显然这条路依旧不通,他们都想不到为何?
但总归是要听听,寻找中间的弯路,以示自警。
这换到哪个朝代都是祖坟冒青烟又被一股浇灭的程度,张謇可不管那些评价,他轻而易举的放弃了前面几十年为了科举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光是这份心性都难得。】
代入一下,自家好不容易考上状元的儿子一下子说要去做买卖,许多人都捂住胸口,可不敢想。
但张謇的心性却是难得,还有自己的思考,并不盲从时代的洪流,每个时代能脱颖而出的人,都不简单。
【张謇科举读书厉害,做生意也厉害,短短几年时间一统纺织工业市场,用赚来的钱继续办企业,二十多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可想而知。
然后投入教育事业。
【张謇31岁才开始读书人的科举梦,一举便中了举人第二名,但接下来九年时间好运没有再眷顾他,屡战屡败,可等到他41岁这年,张謇中了状元。
按照套路,他未来就是仕途。
但张謇并没有,考取状元居然还能舍弃,反而走了一条当时十分艰难的道路,不过,那会儿什么路都不好走。】
状元一出来,各朝各代的读书人都被凡尔赛到了,尤其是人家中了状元却并不选择做官,反而说明他真不是沽名钓誉之人。
这叫他们情何以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