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儿科学 > 第三节 腹泻病

第三节 腹泻病(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1.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是饮食不当引起。当进食过量或食物成分不恰当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和吸收,积滞于小肠上部;使肠腔内酸度降低,有利于肠道下部细菌的繁殖和上移,并分解食物使之发酵、**,即所谓内源性感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加之食物分解后产生的短链有机酸使肠腔内渗透压增高(渗透性腹泻),并协同**性毒性产物(如胺类等)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感染性腹泻 病原微生物随着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当机体防御能力下降时,大量病原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素,可引起腹泻。肠道感染的病原不同,发病机制亦不同。

(1)细菌性肠炎

3)真菌: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亦易发生真菌性肠炎。如假丝酵母菌、曲菌、毛霉菌,小儿以白假丝酵母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弟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蠕虫感染偶可发生腹泻。

(2)肠道外感染 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感染以及其他急性传染病时均可伴腹泻,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可使消化功能紊乱所致。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3)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正常菌群减少,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或白假丝酵母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药物较难控制的肠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病。

3.非感染因素

腹泻病(diarrhea)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更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病因】

1.易感因素 婴幼儿易患腹泻,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特点 婴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婴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胃肠的负担较重,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因此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差 胃内酸度低,婴儿胃排空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力弱;婴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iga均较低,免疫功能较差;正常肠道菌群对入侵的致病微生物有抵抗作用,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时,或由于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均易愚肠道感染。

(1)饮食因素 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人工喂养儿。进食过多、过少、不定时,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给大量的淀粉类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乳,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个别婴儿对牛乳或其他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酶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

(2)气候因素 气候骤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又吃乳过多,加重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3)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可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发病机制】

导致腹泻的机制有:1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2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3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4肠道运动功能异常等。由此可将腹泻分为“渗透性”“分泌性”“渗出性”和“肠道功能异常”等四种类型。临床上的腹泻是在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3)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儿由于牛乳等动物乳类中所含的体液因子(分泌型iga、乳铁蛋白等)和巨噬细胞及粒细胞等在加热时被破坏,且食物和食具又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2.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80%以上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其中以轮状病毒(rotavirus)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其次为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星状病毒以及杯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不包括法定传染病):1致腹泻大肠埃希菌能引起腹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大致可分为5大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产毒性大肠埃希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出血性大肠埃希菌,黏附-集聚性大肠埃希菌;2空肠弯曲菌可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引起炎症性、侵袭性腹泻,有些菌株还可产生肠毒素;3耶尔森菌除侵袭小肠、结肠壁细胞外,还可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4其他,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亦可引起腹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