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儿科学 > 第五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五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血小板减少,急性型常低于20×109/L,慢性型一般为(30~80)×109/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血清凝血酶原消耗不良。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常为阳性。

3.骨髓象 一般为增生性骨髓象。急性型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核分叶减少,核-浆发育不平衡,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其胞质中有空泡形成、颗粒减少和胞质量少等现象。慢性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两种类型的产板型巨核细胞均减少。

4.免疫学检查 80%~100%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阳性,40%PAIgM阳性。急慢性之间无明显差异。血小板抗体测定阳性率较低,并且与PAIgG阳性率不平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等。www.Pinwenba.com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1.免疫机制 本病慢性型已较公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脾的B淋巴细胞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吸附在血小板上而起作用。急性ITP认为有两种可能:1血小板受病毒感染后具有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作用于自身血小板;2血液中的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非特异性地吸附在血小板上使之受损。一般认为后一种机制更可能,因为急性ITP患儿血中免疫复合物阳性率较高。

2.血小板减少机制 被抗体、补体或免疫复合物附着的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被吞噬,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导致数量减少。脾是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抗体量多时血小板也可在肝破坏。也可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内血小板破坏。由于巨核细胞与血小板有共同的抗原性,同样受到抗体的作用而发生成熟障碍,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5.其他检查 血小板寿命测定提示明显缩短。慢性型血小板功能试验可持续异常。

3.发生出血的机制 主要因为血小板减少,同时也有血小板功能障碍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因素。

【临床表现】

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急性型 约占小儿ITP的80%,多见于2~5岁小儿,男女发病无差异。多数病例于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偶可见于接种疫苗后发生。起病急,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鼻出血或齿龈出血最常见,也可发生胃肠道出血、青春期女孩月经过多,偶见颅内出血,关节腔出血罕见。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10%~15%的患儿有轻度脾大。病程短,约85%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痊愈,10%转为慢性病型。

2.慢性型 约占20%,年长儿多见,女孩较多。病前多无病毒感染史。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病程较长,甚至可发作缓解交替,迁延数年,但最终有30%~50%痊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