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走墓鸢鲤佩(第1 / 3页)
久而久之,鱼肠剑之名便流传了下来。
相传秦皇统一天下之后,相传鱼肠剑落入“中华第一勇士”蒙恬之手,后蒙恬被赵高所杀,鱼肠剑下落不明。
还有人说它被埋进了楚王的坟墓中,但是人们也没有找到它的存在,所以它的下落成了一个谜。
看着手中的鱼肠剑,我心里生出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没想到这大名鼎鼎的鱼肠剑,竟然在我们这一脉手中,而且在机关盒里放了八年,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这不是鱼肠剑吗,为何父亲要将其称之为逆滏?”看着手中的鱼肠剑,我心里有点疑惑。
我拿起了铁盒里的那把匕,这把匕长约三十公分,连着鞘也不过一指宽,看起来非常小巧。
当我把匕从鞘里面拔出来之时,眼前一道白光闪过,匕身竟是泛着白光,看起来锋利的惊人。
匕身之上,有一排不规则的逆纹,犹如鱼肠一般排列着。
“鱼肠剑!”
这一下,我直接惊呼了起来,没想到我手中的这把匕,竟是大名鼎鼎的鱼肠剑!
不过现在并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我将鱼肠剑收了起来,放在桌上,拿出了记载走墓之术的那本书。
这本书由于放在密封性极严的机关盒之中,上面并没有灰尘,保存得也很好。
书的封面是两张比较厚的白纸,制作得很简单,就是裁好即可,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走墓之术。
对于这些名器,我很有研究,鱼肠剑,也称鱼藏剑,据传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所制。
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锡,若耶溪之铜,经雨洒雷击,得天地精华,制成了五口剑分别是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和巨阙。
鱼肠剑铸成之日,善于相剑的薛烛被请来为它看相,薛烛的相剑本领犹如通灵一般,他感受到了鱼肠剑中所蕴藏的信息,是以说道:“逆理不顺,不可服了,臣以杀君,子以杀父。”
后来,专诸将此剑藏于鱼腹之中,成功刺杀了吴王王僚,从此此剑名声大噪。
因为剑身上的花纹犹如鱼肠,而且它小巧得能够藏身于鱼腹之中,便有了鱼肠剑和鱼藏剑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