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十八回(第2 / 2页)
那老道倒是不甚着急说道:“怎么,这位长官不曾备下大礼,就这么不明不白的骗了人家妇道不成?”说的那杨戬脸上一红,心中又暗道好生奇怪,怎么自己两人的事情,这老道好似了如指掌一般。当下也来不及细想,只是出言央求这道爷救救玉楼。
道爷闻言点头笑道:“真君果然明白事理,这金簪是有些缘法的,前世你剔去牡丹姑娘的仙骨,今生便用此物还她罢了!”说到此处,身形奇快来在玉楼身旁,也不待杨戬反应,竟伸手袭上玉楼胸口之处,将那金簪子反而推入玉楼体内。
杨戬见状,还道是那老道要伤害玉楼,上来一把扯住了说道:“你!……”话未说完,但见孟玉楼胸口伤处竟渐渐的闪现出许多耀目的光辉来,如同荧光点点,霎时之间充斥房内,一望不似凡间景致。
那道人见杨戬兀自发愣,摇了摇头笑道:“二郎果然沾染红尘已久,竟尚且未能领悟,这一根簪子便是这位娘子前世仙骨,如今归还入体,白日飞升,虽然尚在人间有许多寿数,实则已经得道成仙,自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凡胎所受重创都不算数了。”
作者有话要说:玉楼小仙女~
那孟玉楼多日以来一直以为这孩子就是杨戬的,如今听见他竟然矢口否认,还道他是不想认账的轻薄男子,心中一急,哇地吐出一口心头血来。
杨戬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了,要运功给她调理,却给孟玉楼一把推开了说道:“杨相爷做下这般下流没脸的事情来,如今倒不认了,这才是堂堂金国太子,果然与你们手下那些金狗在我大宋做过的勾当一般无二。既然恁的,腹中的孽子不要也罢!”
说着,伸手拔下头上一枚金簪,正是杨戬当日相赠之物,竟连想也不想,狠命就往自己心头刺将下去。
杨戬见状,大叫一声“不可!”连忙上来握住了玉楼的雕花玉腕,如何还来得及?但见孟玉楼身子一软,人就倒在了血泊之中。那杨相爷征战半生,原本见惯了血流漂杵白骨如山的景象,如今见心爱之人就要身死魂消,竟是惊得手足无措起来,连忙伸手封住玉楼周身大穴,只是那心脉乃是人身紧要之处,如今受了金簪重创,常言道心见金则死,只怕是无力回天了……
杨戬见玉楼的身子越来越冰冷,眼见是不中用了,此番只觉痛彻肺腑,半生争斗之心全然散去,若是今生不能与怀中的女子荣华共享,自己留着残生又有何用,他原本敬重孟玉楼是个烈性女子,才一步一步情根深种,此番倒是自己害了她,又连累她腹中孩儿,一尸两命,自己也是罪孽深重,想到此处,不知怎么忽然起了一股焦灼之意,伸手就要拔去孟玉楼胸口的金簪,意欲与她殉情。
千钧一发之际,但听得外间有人笑道:“二郎真君时隔多年,依旧是这般暴戾性子,可见当年单凭战功位列仙班,到底做不得数,不如山人修身养性的好。”
杨戬此番早已血灌瞳仁,也不想想此地是王子行辕,谁有本事多过重重守卫进入内堂,回身一瞧,但见是个穷酸道士靠着门棂,笑嘻嘻地瞧着自己,身边还跟着一个不大机灵的道童儿。
杨戬见了这师徒两个模样,又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伸手抄起自己腰间佩戴的宝剑,一阵虎啸龙吟的相仿,剑尖直指那老道,口中恨恨道:“哪里来的杂毛老道,你不见这位娘子刚刚仙逝,倒在这里说笑放肆!”
那老道见状倒也不怕不恼的,伸手捉了他的剑尖儿笑道:“二郎真君如何这般急躁,那牡丹姑娘分明不曾香消玉殒,看在先前三戏份上,贫道倒要渡她一渡。”
杨戬听闻此言不甚明白,只是听闻这老道话中之意,似乎可以救活玉楼似的,如今他关心则乱,有病乱投医,连忙收敛了怒容,急切说道:“这位仙长所说,下官不大明白,莫不是我浑家还有救?还请老仙长出家人慈悲为怀,救救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