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启程去县学(第1 / 2页)
就这样,孟星河又在家待了七八天,每天不是翻看科考的书籍,就是过上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生活。几天下来,他病怏怏的身体,也调养的差不多了。
次日一早,孟母已经在催促他回县学,说是今天紫微星高照宜出行求学,最重要一点就是今天是文曲巡天,若有出门赶考的学子,能搏个状元彩头,有高中的可能!
对于孟母的安排,孟星河当然坚决遵守。
一大清早,旭日才东升,家丁小五子就进进出出孟星河的房间多次。该搬走的,该带去县学的东西全都搬到了孟家庄院的大门外。
孟星河换了一身青衫,连日的调养加上他自创的爆晒变黑法,让他看上不再像个文弱的书生,不过处处却透着一股书生的气质。一副英俊小生的模样,加上颇为飘逸的衣装,浪荡中显露不羁,潇洒下不失气度。连孟星河这个当事人都忍不住自叹:这小子,天生就是个嫖客样,以前游戏花间不知享了多少齐人之福,怪不得人人称他为花柳先生,当真是名符其实!”
晚膳之后,孟星河早早回了自己房间。拿起书案上一本《诗经》仔细观看起来。虽然心中有些墨水,可也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不知道此行水的深浅。
古代的科举不差现在的高考,涉及的范围很广。从一些文献资料记载,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恩科。常科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明经、进士、俊士等多种。其中,大多数读书人以考进士科为主。进士科考试总共分三道题目,分别为贴经和时务策,农商策论,及最后的诗赋,格式已经规定,主要考察读书人在,诗、书、礼、仪、时、势、农、商各方面的才能。进士科考试又叫贡举,共分为三个季度参考,贡举前一年的秋季为乡试,参加考试的学子基本为本县学馆生徒,外加县里的一些乡贡。取前十名荐往省城参加省试,一般在贡举春正月举行。各省同时进行省试,再取前十名前往长安,参加所有读书梦媚以求的贡举考试,一般在夏季举行,最后由礼部官员选出本次全国进士科考前十名,在金銮殿上进行最后的殿试,由皇帝亲自选中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授以官职,故称登龙门。
唐代科考常科考试,大致是这样安排的,至于制科考试,是朝庭设制的一类考试方法,其目地就是不拒一格提拔人才,招览天下奇异之士。应试者可以是现任官员,常科及第者,但更多是却是懂奇淫技巧或孔武有力天生神勇的平民百姓。
简单的理了遍科考程序,和如今的高考异曲同共。乡试和省试,类似,小考、中考,最后的贡举殿试才是百万大军过独木桥,不是你死就我亡。竞争激烈比现代高考还严酷,只取前十名,前三甲赐及第名称,后七人则赐进士出身。总的算来,考中进士的机率不高,也就十万分之一而以,和现在考上北大清华差不多。
孟星河关心科举的内容倒不是他有多大的理想,无非是任何年代做官都是一个不错的营生,本着光宗耀祖的重担,科举无疑是一条改变生活现状和社会地位的捷径。
来到孟家大门外,看见对面老槐树下停着的黄牛车,孟星河心中一酸,差点溢泪而出。
孟家现在不同以往,不再是孟家村首屈一指的大户。自从孟星河沾上逛窑子的事后,孟家就衰退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连这次送孟河去五十里外的县学,也是在村里借了辆黄牛车送他去。
回忆起以往骑着高头大马,腰缠万惯家财去县学的情景,孟星河有些心疼。看见小五子忙上忙下搬着东西,孟母站在门前无声的叮咛,孟星河双眼发热。这场景和多年前去上大学很相似,没有言语,热泪却悄然而出。
太阳已升的老高,不过秋季的日头没多大热气,总得来讲还是那种秋高气爽的天,偶尔有几只鸿雁往南迁徙。拉车的黄牛,老的都开始脱毛了,嘴里喘着粗气,真担心它能不能行五十里的山路!车夫扬了扬手中的鞭子,意思是要出发了,免得误了时辰兴许天黑也赶不到县城。
翻开手中《诗经》的第一页,就是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这句,还录入《诗经》开头一页,编书刻印的人八成有不良心里。什么不写,偏偏写泡妞的鼓励语,这不是教坏青少年吗?
本来对这古代的课本就没什么兴趣,既没注解,也没插图,文字也不是现代的简体字,圈圈叉叉搅在一起,比看微分方程还痛苦。
“罢了!罢了!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懂的,估且吃心中的老底吧!”孟星河暗然失笑,想当年他可是风云人物,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主北大。放在如今这个时代,他可是国子监的高材生,竟然有厌学的念头,看来是书读多了,产生了抗体,心底里厌倦了枯燥的课本!
青灯一灭,孟星河悄然入睡!
这一觉,足足睡到了第二天下午才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