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1 / 2页)
罗锐翻了翻手上的报告,应道:“苹果跟雪梨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初春仍然以荸荠、柚子、橙子、柑子、甘蔗为主,到了三月会有杨梅——大杨梅跟小杨梅都有。四五月开始有李子跟桃子,桃子以水蜜桃居多。”
“油桃跟毛桃呢?”周满问,“初春还有牛奶枣吗?”
“牛奶枣过了正月就很少了,基本上,过了正月十五,市面上的牛奶枣都是冬天卖剩的,卖相不好,味道也不如冬天的鲜脆,但价格都会上涨。油桃不是这边产的,市面上几乎没有。至于毛桃,在这边都被当野生桃子,基本不会拿来卖的。”
周满点了点头,示意罗锐继续。
“初夏开始就有葡萄,四月底就开始有芭蕉,芭蕉的季节非常长,可以支撑到十月底柑子上市。五月开始就有珍珠芒,但旺季是六月。五月底开始有新鲜菠萝跟香瓜,六月开始有西瓜跟葡萄,葡萄分紫葡萄跟水晶葡萄两种,七月则是龙眼跟荔枝的旺季。这段时间还会有当地种的棠梨,也就是平时我们屋边那种黄褐色皮的梨子。棠梨都是散卖,很少集中大批量买卖,所以我们忽略不计了。这些夏季的水果中,除了菠萝持续到五月底,荔枝持续到七月底,其余的都能撑到八月中旬,也就是中秋节附近。”
【82】
要建果园,首先要确定的是土地问题。
用做果园的土地,最好是有一定坡度的山地,平地不利于排水,而且不同的坡度适合种不同的果树。但坡度不能太大,否则上下山太麻烦。果园的后备用地要大,方便往后扩展规模。交通要便利,距离公路要近,但在路边又容易被人偷吃。距离水源也要近,至少架水要方便。总之,果园的选址必须慎重以待。
周满问吴东叔要了他们俩分到的山地,灌江村的山地通常都是交叉分的,好的地坏的地都保证每家都有。周满看着档案上那千奇百怪的名字,什么“芭蕉坪二百亩”、“调梨沟一百五十亩”,很多字都是当地土话的拟音,很多地方都需要连蒙带猜。幸好几年前周满跟应非池为了弄清楚灌江村的土产,把灌江村的山山水水都走了个遍,对每一块地的情况都熟悉得很。
周满跟应非池商量了几天,又对照地图实地探测了几回,最终选定了竹林后面的那座山。首先,这座山靠近一条比较大的山沟,山脚另有一条季节性干涸的沟渠,沟渠经过重重山石与泥土的过滤才注入村子的河流中。架水的时候只需要修建一条水沟绕着山体盘旋而下,就不必担心引水和排水的问题。山地的北面与东面隔一小块平地就是出村的公路,东面还对着公路通往茶山坪的岔路。运输的时候只要再修一条小路进果园就可以了。而山地的南面隔一条小路就是竹林,小路通向毛竹坪,也就是吴东他们那一块。山地的坡度不大,但北面绵延出一大片山地,林权也是周家的,后备用地完全ok。因为靠近聚落,山地生长的树木大多作为村民们烧水做饭的薪柴,树龄都在一到四年之间,不算特别高大,开荒起来非常简单。
“过了中秋,市面上开始出现青皮柑子,还有石榴,持续的时间大概到九月底。从十月开始到过年,各种橙子柑子柚子上市。十二月开始有荸荠、甘蔗、牛奶枣,持续到次年二月。”罗锐说着把资料合上,“大概就是这样了。”
“嗯……”周满沉思。他不想跟现有的果农竞争,抢占同种的市场份额,不如开发新的产品。周满心中默默地将要种的果树列了个表,开始考虑果园面积的事。
万事开头难,看来还是要一步步来,从小规模开始。反正现在路好了,村里也有货车,运输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了。
周满将果树种类与每一种的数目列表给应非池看,问他大概需要多大的土地。应非池经过竹屋院子里那些果树的种植,对这方面已经很有经验了,很快将需要的面积算了出来,还在地图上画了个大概的范围。
“就是这块了。”应非池在备用地图上画了个圈,将山地圈了起来。“剩下的就是看果园要多大规模,确定规模后就可以动手了。”
果园的规模还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现在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不对,市场调查技术哪家强?土产店里找罗锐。
“关于热带类水果,今年夏天l市及周边县镇的情况是这样的。”罗锐对着镜子,一遍翻动手里的资料一遍说。“根据市区及县镇几大批发市场和水果市场的销售情况,以销售量排名,从高到低一次是西瓜、香瓜、龙眼、荔枝、菠萝、葡萄、珍珠芒、石榴。而以纯利润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龙眼、石榴、西瓜、香瓜、菠萝、荔枝、珍珠忙、葡萄。销售量与利润大约是,西瓜……”
罗锐报了每种水果销售量与利润的大概数字,然后说:“至于凯特芒、鹰嘴芒、山竹、火龙果,目前市场上非常少,n市那边的资料我们还拿不到,所以无法预测市场。”
周满闻言沉思了片刻,问道:“l市一年四季都卖什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