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风闻神秘白衣孝女(第2 / 3页)
吃得差不多时,一个道士瞟向店外:“他们今晚准能到么?”另一个粗声道:“那两位是丐帮铁铮铮的汉子……”前一位嘘了声,招呼店小二给他们安排一间上房。
杨过没反应过来这两位就是人们口中被削了耳朵的道士,大概呆烦了的原故,他的注意力只落在自己关心的事上,低声对我说:“是不是想找人带路?嘿,你也早受够那班镖师了吧?跟哥争什么强?你呀,委屈自个这么久,冤不冤?这回听哥的,别跟人凑堆了。那两位师兄我不认识,不知在哪块惹了事,给人打成这付衰样。你看他们不敢回去诉苦,找丐帮的人帮忙找场子,多半是他们的错。如果咱们露了痕迹,他们请咱们帮打架,帮还是不帮?不如这么着,确定了他们是去大胜关,咱们悄悄跟后头。”
我笑笑不予辩解,唤来店小二,拣着贵的点菜。
打尖的吃饭都快,片刻功夫商队要起程了。
我对镖头说:“我们兄弟有点事,就此告辞,山长水远多保重!”
镖头灵醒人,虽然面露遗憾却不敢多话——如果我们是全真教弟子,他的商队就是窝藏反贼,还是赶紧分手好。
杨过不解地瞅我,我重复:“多看看。”
吃罢饭我们继续喝茶,杨过穿得虽差却掩不住那股公子哥的气势,又板着张脸,没人不长眼跟我们搭桌子,于是若大圆桌只有我们两个。
吃饭的人中有几个江湖人议论全真教的道士被人削了耳朵。
杨过眉一跳撑身欲起,我忙道:“考验你的时候到了!全真教的敌人是元人,这只是削了耳朵,还没伤命。是不是要去削元人的耳朵讨回来?那对啃猪蹄的夫妻就是蒙古鞑子,还有他们的小孩,过去削。”
啃猪蹄的夫妻看样子是蒙古贫苦牧民,人到中年一脸敦厚,身穿补丁打补丁的旧袍子,脚边搁了捆皮子。窝在母亲怀里的小家伙不到一岁,干干瘦瘦一看就是小可怜。
杨过瞄了一眼,呼出口粗气,闷头闷脑坐下。
我体赔地将粗瓷的茶杯细细烫了,替他斟了杯茶,继续传音入密:“多看少做,看明白了再做。”
能开这么大一家客栈的都有几下子,店小二不怕杨少侠的黑脸,跑来收碗,敲着桌子赶客。我悄悄塞了块碎银给他,店小二那张脸立变,麻溜给我们端来瓜子果子。
出出进进几拨人,没有再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杨过生烦了,说赶了这么多天路,不如在这儿住一晚。
进了房间还听得到什么消息?我只好东扯西拉,低声给他讲起小故事。
等的久,自然有!快吃晚饭时我终于等到了原著中的情节:两个脑袋缠布条的年轻人进了店。虽然他们没穿道士服还面生,可那举手抬足绝对是全真教弟子的味儿,莫说我,只要有点眼力的江湖人就能判断出来,掩遮个啥?欲盖弥彰。
两个道士大约饿狠了,埋头猛吃。
话音未落,议论声又传来:“都说全真教的功夫怎么厉害,一个小姑娘都打不过。”
又有人道:“那姑娘一身白衣戴重孝,还去逗弄人家,活该!”
杨过傻了眼,我则心里嘀咕,不会是走进了原著情节吧?
无数往事告诉我们,原著不可信又不可不信!
我举目打量,注意到有几张桌子上留着刀剑砍的痕迹,是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