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2 / 3页)
杜若低眉一笑,脸上微微泛红,眸中却是难有的柔情蜜意:“我记得二叔小时候娶姨娘回来的时候教过我一句话,只要能抱得美人归,刀山火海下油锅那又如何,我这样,岂不都是跟二叔你学的。”
杜二老爷急忙清了清嗓子,捋了捋山羊胡子,还带着那么些得意洋洋道:“这话可不能让你老爹听见了,不然他又要说我没把你教好了。”
杜若回了青莲院,又去房中看了一回王妃。刘七巧见他没跟着杜二老爷走,明知道他定然是抱着留下来观察的意思,可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你怎么没走呢?我们这满屋子的奴才,难道还照顾不好太太吗?”
杜若只腼腆一笑,开口道:“七巧,你给我寻一处客房,我睡一晚就好了,若是晚上有什么事情,你也可以让小丫鬟去喊我过来,这样岂不是方便。”
青梅怕刘七巧怕羞,要赶杜若走,便急忙上前道:“这样好这样好,这样我便安心了,不然万一半夜里太太要是有个好歹,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岂不是要急死我了。”
梁夫人想了想今日王妃的遭遇,只咬了咬牙道:“这不是你发善心的时候,等她过了门,你赏她金银玉石、锦衣华服,让她在我们梁家荣华富贵的一辈子,这都不打紧,只千万不能有机会让她再见着了皇帝,就不好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也只咬唇点了点头道:“如今我话已经说了出去,自然是不能收回的,幸好我当日没说是给了那位哥儿,不然到时不好讲了。”
梁夫人听小梁妃说了那姜梓歆的事情,早已经看出这姑娘必定也是个多事精,只笑着道:“前几年我上庄子上查账的时候,还见过你大哥哥,除了脑子不太好使以外,模样什么的也都齐全,况且说起来,他还是正儿八经梁府的嫡长子呢,就连你亲弟弟,那还是你娘在他后面才生出来的。”梁夫人心里早已经打定了注意,自然是容不得小梁妃再打退堂鼓的,只笑着道:“那姑娘既然那么聪明,我便配个傻子给她,也算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齐全了。”
小梁妃听梁夫人这么说,总算也安心了下来,只是她原本只想把她嫁了,如今却要让她嫁个傻子,心里多少还觉得有些为姜梓歆可惜,但转念一想,若是不把这姜梓歆给妥善安置了,以后皇帝若是问起来,少不得自己还得承担一个欺君之罪,当时不值当了。
杜二老爷去御药房配好了药材,便急急忙忙就回了恭王府。宫里御用的金疮药是南海外番邦进贡的,效果也比杜家的那一味好上一点。这些药虽然都保存在御药房,但太医们从来不用这些药,一般都是皇帝或者太后逢年过节用来赏给那些需要嘉奖的功勋人家。
刘七巧见青梅这么说,自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只扭头吩咐道:“玉兰,你出去找琴芳让她去厨房传膳吧,记得要一碗熬的软软的梗米粥,然后再来几个小菜,让许婆子看着办。”
玉兰闻言出去张罗,这边刘七巧也从软榻上下来了,只揉了揉自己脑袋道:“今儿真是累死我了,幸亏有你那药,若这种日子还正好肚子疼,我非死了不可。”刘七巧说话的时候微微翘着唇瓣,带着几分娇憨之态,那边青梅见了,见王妃喝了药睡的安静,便带着小丫鬟出去掌灯。
杜若面皮上有着薄红,视线却停留在刘七巧的脸颊上,似乎有些愣怔,更是有些自言自语:“我说过,你的病只有我能治,你还不信。”
杜二老爷为王妃换好了药,那边青梅已经药了药送了进来,几个小丫鬟合理将昏迷不醒的王妃稍微搀扶起来,拿着银勺慢慢的将药汁灌下去。索性王妃虽然重创昏迷,药倒还是吞咽了下去的。青梅一边喂药一边在哪儿抹泪道:“太太,你可早点醒过来啊,小少爷还指望着你醒了抱抱他,瞧瞧他呢。”
刘七巧看着眼里,心里也是尤为感动的,其实她知道,有时候病人处于的昏迷状态是不可自主状态,可以听见外面的声音和动静,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这个时候外界的影响对病人的求生意识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现在,如今王妃处于无意识昏迷状态,却可以听见青梅的话,那她肯定正在尝试如何醒过来。
眼看着天色不早,杜若送杜二老爷出了青莲院。小厮在一旁背着药箱等着,杜二老爷回过头来,问杜若道:“你是不打算跟我回去了是吧?”其实杜二老爷也明白杜若的心思,如今王妃可是他半个丈母娘,对他和七巧又是恩重如山的,到现在还没苏醒过来,确实让人担忧。
杜若想了想,只点头道:“今儿还是不走了,一会儿让七巧带我去客房将就一晚上,若是晚上有个特殊情况,也好照应着。”
杜二老爷知道杜若是个实心思的孩子,只拍了怕他的肩膀道:“大郎,你这媳妇娶得不容易,二叔都替你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