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十九 章 上海好汉(第2 / 3页)
“江淮四帮。”吴四保道。
于是,便到茶馆里坐下,只消将碗盖取下:在碗的左一面,盖顶向外,盘底朝里没有人接头。又在香港酒店,将筷子横放在酒杯外面,这叫做“挂牌”。“牌”既挂出,就有一青帮中人无意中见到,便会上前招呼,问道:“老大,你可有门槛?”
“这个……”吴四保恭恭敬敬起立回答,“不敢!是占祖爷光灵。”
“是吗!”那人又问,“贵前人是那一位?贵帮是什么帮?”
“在家子不敢言父,出外徒不敢言师,敝家姓陈名上江下山,是江淮四帮。”
那个帮中人问到这里,已知是“自家人”了。于是,又要问道:“老大顶那个字?
不久,高玉林、邵酿泉在高士奎和吴四保的帮助下,也搞到了火药和西药、洋火、洋油等违禁物品,藏在吴四保一秘密仓库里。
两边的货物相加正好一百五十吨的小船,后在资本家王爱国和高士奎、吴四保的帮助下,送出上海并平安地到达根据地。
我八路军滨海军区后勤部的地下党邵酿泉、董金梁、汪滔同宋继柳、高玉林、卢老板,带头把货卸在柘汪口后,立即装上当地的土特产出发,很快又回到了上海。
他们回到上海第五天,就帮助吴四宝抢劫了一辆日本装载黄金的汽车,一下子抢到鬼子三百斤黄金。吴四保只分了五十斤给邵酿泉、董金梁等五人,剩余的二百五十斤,全被他一个人吃掉。
邵酿泉、董金梁、汪滔等五人又用土特产的钱和十斤黄金买下一船货运回根据地。把剩余的四十斤中的二十斤在上海进行了“打点”青帮头目。另外二十斤进行了上交。
“头顶二十二世,身背二十三世,脚踏二十四世。至此双方归座。”
“贵前人占那一码头?现在那一码头?”
“上海!三帮是江淮四、嘉海卫、新五六……”将三帮九代报出。
到这里,对方便替挂牌人吴四保等人负了住店钱,又招待了吃喝,不过只限三天,第四天就不再招待了。于是乎,吴四保在这家香港大酒店平安地住了下来。
第四天一大早,来了一当地的小头子,因宾主地位不同,问法就有了改变。来人如是说:“请教老大烧那—路香?”
抗战前的上海,不但目前在上海的老年人讲不出来,就是现在的一些文献中也不是说得太具体。只有从那几本五六十年代的上海小说中,可大概看出上海究竞“坏”到如何地步,现不能够一桩桩,一件件,为读者细说分明了。
不过,这环境对于吴四保之流的处世之道来说,真是他们的天堂。在下应该搜索枯肠,把那时候光怪陆离的十里洋场,来一个“x光”透视,从而也透视了吴四保真面目。
却说吴四保是青帮中人(清帮后讹称为青帮,洪门被称为红帮)。青帮有一套切口(暗语)叫做“海底”,帮中人必须谨记烂熟。因为他们在本码头,同门中人谁都认识,当然用不着这玩意儿,但如果外出,便可用上了。
对于这个吃饭本钱,吴四保真是背得滚瓜烂熟,给他马上就要浪荡的生活,解决了不少困难。原来开到新码头时欲得帮中人的援助,“盘海底”就是第一步手续,就象考职员先间姓名籍贯一样。如果问答有了错误,非但事与愿违,对方还会怀疑来者是个假冒门槛的“空子”(帮外人),那就事态严重,准教你吃一个三刀六洞。
吴四保搞了日本鬼子的黄金,心虚地跑到香港,想利用这个地方向外跑。他这个正式帮中人到达香港码头后,当然不知道谁是码头中人,又不便到处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