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秦经理找小的啥事(第3 / 4页)
……
“也是,不过也没啥,从养殖到收获,也就忙有限几天。”
郑秀兰点点头,看着徐方道:“小方,大家这么卖命,主要原因还是缺钱。海边的扇贝越来越少,最多半年,村民想捕捞扇贝就很困难,况且咱们不留点扇贝资源,以后想培育新扇贝,就只能用咱们养殖的野生扇贝,一代代培育下去,扇贝的质量肯定会下降。所以,要么让村民再多建两个扇贝养殖基地,要么找点其他能盈利的活。”
徐方低头沉思了下,郑村长说的,确实是他担心的,而且半年还是很乐观的数字,按照徐方估计,再过三四个月,想再从海边捕捞扇贝,就非常困难了。
扇贝成熟前,村民经济来源靠什么?
养猪?养羊?养牛?
郑秀兰有些得意,笑道:“知道秀兰大酒店吗,这家伙开的,做饭比大厨强多了。”
这一顿大家吃的很尽兴,下午两点,徐方让陈大牛开船,带几人去养殖基地。
这群安装的人确实很专业,而且机器并不难装,扣上线头,基本就算搞定了,海水不深,作业起来很简单,一人五分钟就能装一个。
不过一个人体力是有限的,今天想装完肯定不可能,到了下午六点,几人就累的不行,剩下的只能明天早起安装。
……
这些都有专业的养殖场,人家有科学的饲养方法,村民养殖出的牲畜,质量未必能赶上人家。
“没事,我再想想办法,咱们村这么多资源,只要利用得当,总有盈利的策略。”徐方笑道。
“行,我也多想想。”郑秀兰也点点头。
吃过饭后,几人聊会天便各自休息。
次日,“海底冷热仪”终于安装妥当,经过邵静的几次调试检查,都没任何问题,感谢一番几人,便把郭莹几人送了回去。
村民每家都投了不少钱,捕捞扇贝也格外用心,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加上昨天的扇贝,今天过完,竟然就捕捞够了数量。
接到这批扇贝,刚指挥一下午仪器安装的邵静,又开始了忙碌的培育,晚上八点半,这些扇贝都被搁置起来,等时机成熟再进行授精。
拖着疲惫的身体,邵静回到了家,徐方已经准备好了晚饭,四人围在一起聊天。
“这些人也真是的,前两个养殖基地,也不见他们捕捞的这么疯狂,这次好了,两天时间就把扇贝捞齐了。”邵静扒着饭吐槽了句。
郑秀兰笑了笑,安慰道:“大家苦日子过惯了,不想再过回去,这次大家投资,都把最近存的大部分钱拿出来了,如果都亏损,对大家打击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