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第3 / 3页)
南宫皇后大喜道:“小名甚好,何不在赐一个大名?”
“嗯~身为皇子须果敢英明,叫杨英如何?”思虑片刻,昱主又道:“这个不好,‘英’字锋芒过露,为君还须平和,不如叫杨显吧!”
后因那南宫皇后爱子之心甚切,时常在乾王面前说那梦境异兆之事,渐使杨显渐生不甘为人下之心。
而昱主杨固拥重兵而登上皇位最是猜疑之人,绝不肯将兵权尽数托臣下,而此时杨显的请命却是正中下怀。
随即大悦之下,任命乾王杨显为行军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军,胞弟杨林为行军兵马副元帅协调辅助,高姚为晋王元帅府长史,李泓为帅府司马。
说不尽的繁华景像、风流态度;道不尽的热血渐冷、黎民悲苦。
建业八年(昱朝国号),承天皇城,宫墙巍峨夹道幽幽,置身其间无人不生冷硬迫人之感,犹如皇权森严凛然不可侵犯。
宫庭日欢舞,席间夜萧笙。
犹嫌白日短,醉梦舞彩绸。
此等消息传入,整个昱朝朝堂掀起磅礴惊涛,昱主杨固升起伐楚之意,而主战一派高姚、刘德林、李泓、高姚纷纷献上平楚之策。
高姚,字昭玄,足智多谋且擅长谋略兵事。
李泓,字叔德,作战勇敢而又极富智谋,曾大破前朝中余孽为昱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破贼时曾发七十二箭,杀七十二人。
此后以贺弼、韩啸虎这俩杀人不眨眼的魔君为先锋,一行总管九十余员,遣兵六十万,俱听乾王节制调度,可以说此战对楚国是志在必得。
正当群臣议论献策议论之时,一位着赤红华袍,身材高挑韧健,容貌深目薄唇。
那人先是恭敬拜礼,而后肃声说道:“楚主,行事无道涂炭百姓,大兵南征必势同压卵。可若托延下去,楚国之人必将令择明主,到时讨伐恐怕难以全功……儿臣自请率兵讨伐暴君,为大昱一统天下。”
乾王杨显乃昱主之二子,据说南宫皇后曾在临盆前的梦兆感孕腹响如雷鸣而后一道金光飞腾而出,初时微小而后渐飞渐大,飞至半空竟化为身长数百丈的金龙,盘旋游弋、张牙舞爪,好不威风自在。
可忽然狂风骤起乌云倾袭笼罩,那条威武金龙不知怎么竟坠落下来,南宫皇后着实一惊猛然清醒过来,随即便诞下一子。
昱主闻南宫皇后梦见金龙,遂将杨显小名起作阿乾,隐含飞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