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旧事(第1 / 2页)
赵王被臣子们烦透的心情,一下便好了许多。赵王打断了喋喋不休争得面红耳赤的臣子们,不容置疑地说道:“李赟暂收天牢,该如何处置他,还要看齐王给出的诚意,朕倒要看看,齐王愿以何为代价换李赟!时辰不早了,爱卿们且退下罢。”
赵王一发话,哪怕心里有再多的话想说,深知赵王本性的臣子们都默默地住了嘴,鞠躬行礼便退出了议政殿。吵吵闹闹的议政殿一下变得安静下来,小鸡啄米似的打瞌睡的戈浅浑然不觉,依旧执着地继续着自己的瞌睡大业。
不记得是谁说过,不管男人的年纪如何、阅历怎样,在内心深处都会藏着一抹童心,只是不是所有男人都有机会表现出来而已了。此时此刻,戈浅无意中给了赵王一个展现童心的机会。
看着褪去高冷男神的面具,睡得迷迷糊糊戈浅,赵王忆起当年自己替光明正大站着打瞌睡的戈浅打掩护的事,在先生快要注意到戈浅的异状时,惊险地在先生的眼皮底下揉了张纸团砸在戈浅脑门上。赵王的母亲对幼时的赵王管教得极为严格,稍有违背就在手心上打板子,往戈浅脑门砸纸团,这是赵王一生中做过的最顽皮的事了。
那时的戈浅还没有遭遇妃嫔下毒一事,还是个非常活泼好动的少年,表情自然也是很丰富的。当赵王冒着被先生训话的风险叫醒戈浅时,戈浅非但没领情,反而用委屈的表情看了赵王一眼,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导读:躺着也中枪
该如何处理潜伏到赵国的李赟,这事太过重要,但其实并没戈浅什么事,赵王会让戈浅跟他一起来议政殿,是为了堵住某些比妇人还爱嚼舌根臣子们的嘴。
赵王为戈浅撒了个谎,说戈浅会掺合进抓拿李赟的事里,其实是他的意思,以此来迷惑那个心思狡诈的李赟。赵王的说辞挑不出错处,这些老家伙们绝不可能说赵王错了,自然也就没法抓住戈浅身为国师却越权插手政.事的错处,上折子弹劾戈浅。
戈浅虽然没混迹过朝政,但他并不蠢,自然能看出赵王的维护。即使明知道赵王与现实中的占洋并不是一个人,戈浅还是免不了感到一阵窝心。在这个随时要披着面具过日子的陌生世界,能有一个熟悉的人愿意维护他,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呢?
要怎么样处理李赟,这事并不简单。站在赵国的立场,能除掉李赟肯定是最好的,只要少了李赟,齐国在军事领域就等于少了一条有力的臂膀。这话绝不是抬举李赟的夸张说法,李赟的将才就是他最大的资本。
现在赵王的母亲已经不在,赵王也成为了赵国最有权力的人,不管他现在想做什么,都没人能够阻止他了。赵王抬起桌案上的镇纸,抽出一张金贵的纸张,三两下揉成团,瞄准戈浅的脑门,一扔!
作为射箭好手的赵王,准头那是极佳的,伴随着轻轻的一声响,被揉的结结实实的纸团正好砸在戈浅的眉心,打着瞌睡的戈浅激灵一下便清醒了过来。戈浅抬手揉着眉心那处,抬起头来正好与赵王对上视线——
他扁起嘴,水润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赵王,委屈的眼神,正狠狠地控诉着赵王的恶行。
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和幼时如出一辙的表情。
可惜的是,直接杀掉李赟并不可行。在戈浅押着李赟前往天牢的时候,流言就传开了,说李赟厌倦了杀戮的将军生涯,向齐王请辞,只愿做个闲云野鹤去游山玩水。李赟在成为将军之前不过是个山野莽夫,赟之一名还是齐王亲自替他起的,李赟在那以前就叫做李大牛,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像头牛一样健康成长,力大无穷。
流言说得冠冕堂皇,李赟请辞之后,用回了李大牛的本名,他从齐国来到赵国,通关手续是齐全的,而且他到赵国之后也从未犯过事,这突然就被抓了,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这个时代不比现代。在现代,即使在公众舆论上一开始处于下风,还能通过摄像、窃听、网络等很多很多手段扭转局面。而在这架空的三国时代,这种上升到国家高度的舆论,一旦失了先机,就很难扭转局势。更何况,那李赟的确是一步步按程序办好手续才来到赵国都城的,比硬性证据,赵国亦处于下风。
在这架空的三国背景之下,孔子的儒家思想非常盛行,即使是横行霸道的赵王,在道德上也处处受束缚,不得自由。如果赵王顶着流言的压力杀了李赟,待齐国问及此事,赵国无疑会在道德上处于下风。
讨论了半天,在李赟一事上,文臣和武将之间也没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来。赵王看天色已晚,在一旁当壁画的戈浅身子站得很直,可是头却一点一点地,像小鸡啄米一样,显然是犯困了。赵王不禁莞尔,戈浅幼时不爱念书,经常被先生训话罚站。如今戈浅这模样,像极了幼时被先生罚站时打瞌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