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盛装(第1 / 2页)
窦淳在心里念叨着太子妃的好时,卓惊凡已经带着他出了承恩殿,宫宴在太极宫的麟德殿举行,只他们需得先去立政殿,向皇后道贺并且送上贺礼,之后才会随着皇后一道入席。卓惊凡和窦淳的身份不同,自是可以陪着皇后入席,其余妃嫔们则是道贺完后,便得先行前往麟德殿,她们是没有资格和皇后同行的。
到了立政殿,后宫的妃嫔们已经到了大半,由于卓惊凡和窦淳是郎君,因此他们还没抵达,殿内大部分的妃嫔们便知趣的先行离开,免得和他们撞个正着。待到二人入了立政殿,殿内只剩下几个高位份的妃嫔,正陪着皇后娘娘说笑。
卓惊凡跟在窦淳身后,两人走到殿中,一同行礼向皇后问安,皇后见着窦淳如此有精气神的模样,心里自是欢喜得很,就连往日里看不顺眼的太子妃,今日看来竟也变得顺眼不少。
皇后赶紧叫了起,然后招手让窦淳靠近,窦淳微微笑着,风度翩翩地走向皇后,他这番作态,引得殿内的妃嫔们惊讶地瞪大双眼,这太子殿下,瞧着竟是真的好多了。
苏署令只是个小官,因此他的调令没有引起太大的动静,就彷佛一颗小石子被丢进湖里,甚至没有泛起任何涟漪,便沉没到湖底。……
******
皇后生辰当日,卓惊凡早早地就起了,漱洗后便站在原地,由着茯苓等人服侍他更衣,今日是重要宴会,因此他得穿上太子妃的正式服饰。
太子妃之服有三,褕翟、鞠衣和钿钗礼衣。但由于卓惊凡是郎君,因此他的太子妃服饰其实是按着太子服饰的样式来做的,只是细节处多加更动,好显出皇太子与皇太子妃身份的不同之处。
待他装扮好之后,窦淳也正好来了,他看着窦淳穿着正式的太子服饰,眼前猛然一亮,觉得今日的窦淳,看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
婉贵妃果然如卓惊凡和窦淳猜想的,因为疲于应付皇后的找茬,再无心力盯着东宫,也就没功夫找东宫的麻烦了。卓惊凡也算是觉出了皇后的好处,平日里虽不至于阿谀奉承,不过听说皇后的生辰快要到了,也就费心准备贺礼。
皇后生辰当日,宫里自然会举办宫宴,这一次因为适逢皇后四十整寿,因此光禄寺卿领着少卿还有辖下四署内的众人,专门负责这一次的宫宴。光禄寺辖下的四署分别为太官署、珍馐署、良酿署和掌醢署,其中太官署的署令姓苏,正是苏承徽的叔叔。
当年圣人封了太子妃之后,又先后封了良娣和良媛,没多久又封了两位太子承徽。苏氏女被封成为承徽之后,苏家也跟着蒙了圣恩,除了苏承徽的阿耶本就在朝中,就连她的叔叔也捞了个太官署署令的位置。
虽然太官署的署令只是个从七品下的官职,可是由于太官署掌供祠宴朝会膳食,若是得了贵人一句赞赏,便能得到不少赏赐,再加上苏署令的侄女儿在东宫,光禄寺中没有人敢为难他,甚至有传言苏署令很快就要升官了。
只是原本风光的苏署令,近来却是变得低调许多,往日里时常呼朋唤友,下了值便相约去吃酒,现如今却是每日下了值就走,旁的人想喊都喊不住。
窦淳见了他也很开心,小跑到他面前,拉着他的手说道:“凡凡,你这样真好看。”
“你也很好看。”卓惊凡抿着唇笑了笑,窦淳今日是真的很好看,原本窦淳就承袭了圣人的好样貌,剑眉星目极为俊朗,往日里因着穿着常服,再加上窦淳在他面前常披散着头发,因此显不出他的好看来。可现在不同,经过宫婢的一番收拾,若是窦淳不开口,看起来还真颇有几分架势,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智有问题。
窦淳得了夸奖,咧嘴给了卓惊凡一个大大的笑脸,卓惊凡抚额低叹,真是不经夸,他才刚说了对方好看呢,结果窦淳这一笑,又将皇太子的气势给笑没了。
“淳儿,你记着,今日在宴席上,谁和你说话都别搭理,只微微笑着点头便是。”卓惊凡少不得拉着他细细叮嘱,一来免得窦淳不自知出了糗,扫了皇后的面子,二来也是弄得神秘点,好唬弄宫内别有心思的人。
窦淳向来很听卓惊凡的话,因此连连点头,“凡凡你放心,我记着了。”窦淳面上一派天真,心里却是熨贴不已,他的太子妃果然无时无刻都在替自己着想,他真是得感谢父皇,给了他一个这样好的太子妃。
其他三署的署令见他如此,都在心里幸灾乐祸,这苏署令以往仗着自己的侄女儿是太子承徽,根本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他们三人因为官阶比苏署令低,本来就低人一等,再加上苏承徽的关系,苏署令往日里根本不将他们当一回事,甚至满心认为自己迟早成为光禄寺中最大的。
谁知前些时候却传出,苏承徽蔑视宫规,顶撞了皇后娘娘,现已被贬为奉仪。这奉仪虽然说得好听,还是太子的侍妾,可却只是正九品,可说是摸着品级末尾的边了,再贬就成了和宫婢一样没有品级了。
如今侄女儿的品级比苏署令自己的还低,自然是无法照拂他了,因此苏署令只得识时务的夹起尾巴,只希望苏大郎的官职没有受到影响。许是苏署令的祈祷很诚心,虽然苏奉仪被贬级了,不过她的阿耶却没有受影响,因此苏署令也就不担心他的署令位置会有所变动。
只他还没有放心多久,圣人的一纸调令,便将他从光禄寺太官署调到司农寺的上林署,尽管还是署令,可上林署能捞的油水比起太官署来说,可是少了许多。上林署掌宫内各个园囿池沼种植蔬果及藏冰等事,简单来说,他被调去务农了。
虽然同样是从七品下的署令,可这上林署署令当得比太官署署令来得憋屈,只苏署令也不敢叫屈,他没被抹了差事,已是万幸。当他听说侄女儿被贬时,还以为自己好不容易捞到的官也会丢了,幸好只是从肥缺被调走,至少是保住了这份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