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渭水泱泱【三】(第2 / 3页)
明鸿云问道:“不知道太后何时回京?”
秦桓看了明鸿云一眼,知道他是在担心,一旦太后回京,现有的局势又会发生变化。
“太后之前派人送了消息回来,说是要等天气再暖和些再启程。朕前些日子派人去请安,带回了最新的消息,可能再有三五日太后就会启程回京了。不必担心,既然上官家在开始选择了沉默接受。就算太后回来,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明鸿云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新烤好的兔肉送了进来,君臣二人就没有再谈论朝政。
秦桓看道:“怎么就你一个人,侯夫人没有和你一起来?”
秦桓不以为意地端起酒一饮而尽,“有什么不太平的,你说来听听。”
中年人为难地皱了皱眉。
秦桓笑了一下,自己说道:“是不是因为朕颁布的那些法令,下面有人不满?”
中年人点头称是,而后又道:“陛下,您一下子就切断了勋贵们的官路,他们难免接受不了。”
“哼。”秦桓脸色一沉,“有本事的自然可以入朝为官,朝廷又不是不再选官了。来考就是。那些只是靠着祖荫的无能之辈,朕凭什么要给他们官位?”秦桓看向那中年人,”明爱卿是不是也接受不了?”
明鸿云一听提及她夫人,立刻苦着脸抱怨道:“夫人是和臣一起来的,但刚才长公主不由分说,就把臣的夫人给拐去了。陛下,你可得为臣做主啊。”
秦桓道:“这个朕可管不了。你还是去找皇姐吧。”
明鸿云便大大地叹了口气。
那中年人正是永兴侯明鸿云。此刻他苦笑着说道:“臣的儿子现在才五岁,臣虽然也有些担忧犬子的前途,但也明白陛下此举乃是为正国本。臣大不了现在抓紧督促犬子读书习武,不过……陈国公家里的几位公子,本来是今年打算入仕的。但因为陛下废除了任子制,所以……”
“陈国公也是当年辅佐先帝的元老功臣,怎么越老越糊涂了。”秦桓顿了顿一下,又问道:“丞相那里还是没动静吗?”
明鸿云摇头道:“上官丞相一直称病在家,闭门谢客。”
秦桓皱起了眉,自己的这几道改革官员选拔的法令,最让他担心的是上官氏的反抗。但想不到太后没有回来,上官维扬又闭门谢客。
上官家这唱的又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