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斥责冯家(第1 / 2页)
“事关重大,唐大人总得查明真相,确认无误后才能动作。”宣平说了句公道话,查皇帝母家的案子谁敢疏忽,有个一差半错的,可没好果子吃。
好在皇帝也没等多久,刚刚三月初,唐城的密折就飞马送到了,经查冯氏族人在当地趾高气昂、无人敢惹,便是当地地方官上任都得去冯家拜会一番才能站稳脚跟。
有相当一部分的冯家人犯了律法,强占土地田产、强抢民女、仗势弄权、勾结官府、欺行霸市……犯的事儿不少,但好在没有抄家灭族的大罪。
犯事的都是旁系族人,并没有嫡系,如今唐城已经将这些人按律收监,也已审问治罪。奏折之后,唐城奉上了那些人的口供及相应证据,上面还有他审定的罪名,请皇帝审查。
皇帝翻开看看,依律当斩的就有七人,还有十几人被判流放,这只是大罪之人,余下那些只需要判处监禁的唐城并没有细细罗列,但皇帝略一想就知道肯定不少。
“你不是不许周南派人监视百官吗?”皇帝忍了忍,还是好奇的问道。
“是啊,朝廷不能再出巡检司那样的机构了。”宣平点点头。
“那这些东西?”皇帝晃了晃手中的纸,只过了一夜,宣平就拿出了这些东西,这肯定是早有安排啊。
“不是还有听雨阁吗。”宣平淡定地说道,“虽然巡检司造成的结果有些惨痛,但武宗设立巡检司的初衷并没有问题,毕竟有许多心怀叵测又惯会伪装的官员,监察百官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就像前朝那位有名的户部尚书严礼,若不是最后下属的官员将他咬了出来,谁能想到生活极尽俭仆,粗茶淡饭、一件官服穿十年的严尚书是个二十年贪污四百万两的巨贪呢?
你放心,如今在听雨阁中下层探子眼中,听雨阁仍是江湖上卖情报的组织,不过是扩展了一些官府业务罢了。
他们将情报探听出来后上报京城,有专人负责整理归档,像私下里发个牢骚、接受点儿贿赂、利用职权行个方便之类的不严重违法行为就暂且不管,若有谋反、草菅人命等严重事件才会报到我这儿来,免得引起百官恐慌。”
皇帝点点头,又想起了什么,问道:“冯家老宅那儿究竟如何?”
“我不知道,”宣平摇摇头,“冯家是你的母家,总得留些情面,水军里有几个探子,府里并没有派人去。”
“哼,你给他们留情面,他们可不给朕留面子!”皇帝没好气地冷哼道,“还有那个唐城,去了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