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捉襟见肘(第2 / 3页)
北戎与晋朝都很清楚,和平只是暂时的。
于晋朝而言,只是腾出手来解决边牧之患,于北戎而言却是宝贵的喘息。
国馆十名三年期满学成的学子入选了兵冶司,其中一半来自文馆,皆是陈近南亲自挑选、于兵冶一道颇为支持认可的少年,正年少气盛跃跃欲试,算是为兵冶司补充了新鲜血液。
除了刀兵冶炼,兵冶司也开始尝试着对盔甲与盾牌进行改进,只是暂时进度不快。
三月后已是盛夏,这些时日除了批阅奏折处理永无止境的朝务,汉生几乎一门心思扎进备战中,时不时去新兵训练营视察,再就是兵冶司的进度,其余的少许休息时间,也大多用来锻炼体魄,还专门找了一位禁军教头陪着练刀法,并不时请教,数月以来虽然忙碌,体魄却比三个月前强壮了不少,汉生原本瘦小的身板看上去也多了几分精壮。
汉生说完这句话以后,商朝稍微松了的一口气又提了起来,变得支支吾吾。
......
“岂有此理,你学学你弟弟,你比斌儿提前入蒙,如今他早已学完《列国传》,知其然与所以然字字详熟,再看看你!这几日好好将文章读通,孤还要来考你!”
汉生一双眉头皱得紧,将手里的竹简一丢,明显对商朝的对答很是不满。
读书文章相比起来,商斌优秀出商朝太大一截了。
练功房内。
手执着兵冶司改良后的第二代北戎刀,仅着薄衫的汉生扎起马步,对着前方的木耙一刀刀劈砍,连续挥刀三百下后,才满身热汗地停了手。
第二代北戎刀重三十斤,与她之前所佩戴的百炼刀构造相似,重量却加了十斤。
且因为炒钢技术的诞生,这把刀比起之前的百炼刀更具威力,用了许久依然寒光闪闪,汉生看着很是满意。
一时间房内气压有些低,汉生看着抓耳挠腮的商朝和低头不语的商斌,心中有了底。
她没有再说话,直接回了上书房。
春耕过后便是紧锣密鼓的征兵,北戎已经征了新兵五万,且还在进一步招兵买马。
晋朝姗姗来迟的使者与陈郑东在平岸进行交涉,双方在汉生的授意下暂时达成和解,北戎象征性赔偿了晋朝一些铁矿与银两。
两国的互市恢复,陈郑东的人马也退出平岸,重新回了离赣关,吴涯还朝,争分夺秒投身新兵训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