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亏成娱乐圈巨头了 第226节(第3 / 5页)
要么就是干脆装死,要么就是哭弱加赔钱,把自己也包装成受害者。
但考虑到花喜子这次出的事情实在太大,装死混不过去,说自己受害者没人信,退款赔钱也不吃这套……
装傻的策略便应运而生。
很多人会嘲笑傻逼,但不会真的和傻逼斤斤计较。
再说公关部集体辞职的消息,那更是扯淡——辞职又不是离职,辞职不批不就行了?
总之,看完之后很是让人怀疑花喜子的精神状态,是不是已经有点病入膏肓了。
但杨若谦看完这些发疯一样的文学,情绪反而没那么激动,而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公关,挺聪明的……但只有小聪明。”
只用稍加分析一下,就能看出来当前花喜子最大的危机在什么地方——定价、品质、技术、情怀以及主播分成等内在产品问题。
以及口碑、高端化标签等等外在包装问题甚至是其本身根本就不是国货这件最致命的根基问题。
现在,一波废话文学加一次发疯文学,就把很多观众的精力带偏转移到了公关本身上面。
放一个辞职消息出来,就能让无数人心疼被产品部拖累的公关部,进一步分化危机。
公关文案看起来蠢,评论区发言看起来疯,和这些行为能不能达成公关目的,其实有时候关联度并不是那么高。
能成为一个这么大企业的公关,这些员工真的会如此无能吗?
这样的公关策略,真的那么蠢吗?
恰恰相反,甚至连聪明都形容不了,甚至可以说高明了——前提是,如果他们能够理清这次矛盾的根本原因。
公司处理问题避重就轻,不真诚,发疯……代替了李加七和0.08克天价眉笔成为了新的讨论热度。
虽然仍然是负面讨论,但事实上,这是花喜子的一次危机降级尝试。
让危机从公众讨论这个牌子“到底有多坏”,到讨论这个牌子“到底有多蠢”。
其实已经能够看出,他们在很努力的尝试转移注意力了。
这个策略或许看着很魔幻,但实际上确实非常的奏效——当一家公司被舆论谩骂,而且这个被谩骂的点还是实实在在,完全没法圆过来的点,那留给公关部门处理的方式,就十分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