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天剑 > 第4章 道国

第4章 道国(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这之中只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纰漏。

出于对道门的怨恨,几位僧侣选择了像他们的前辈玄奘大师那样踏上了西行的道路,去天竺避祸。而恰逢此时,天竺南部有一小国名为盘第琊,国主阿梨稽娑梨摩罗跋摩雄才大略,先击败同在南天竺的哲罗国,之后一统了四分五裂的天竺,正式建立了一个超越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的大佛国。

阿梨稽娑梨国主一经听闻李唐因灭佛而人心浮动,当即挥师东征。佛门原本就精擅须弥芥子之术,更兼有运兵秘法“叠罗汉”,数十万大军分为南北两路进军,破关直入中原。李唐哪里能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天竺突然就打了过来,一时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天竺剑锋势如破竹,十日之内就已直抵长安城下。

尽管其时正值道门大行其道,可也并非人人都成天想要喊着灭佛灭佛,甚至还有人劝阻同道做人留一线。天竺佛国攻入之时,绝大多数道派还没回味过来这是怎么一回事。而长安城内偏偏又有大量愚民愚妇喊着这是神佛降怒,须得全家老小一个个剃了光头出门赔罪说实话这也不能怪他们,谁能想到千里之外的天竺竟能以此为由打起国战来?总之一时间是人心惶惶,连拱卫京畿的金吾卫都没心思守城了。

而这神州大地之上三千年未有之变数便在此刻出现。

虽然少女并没有说话,但是张如晦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她轻轻摇了摇头,可是之后似乎又点了点头。

“……摇头又点头是什么意思?”

【当年,我应,该来,过一,次,太久,所以,忘了。】

好吧,无论忘与不忘都无伤大雅,反正这里早就是新的时代了……

【当今,天子,是谁?尚德,为何?】

且先说汉末之际,人心思变,民不聊生。有巨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太平经》传道天下,号为“太平道”,即“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天之命,身之宝”,教众达数十万之众。而后将教徒分立了三十六方,于同一日起兵,人人头系黄巾,又称“黄巾军”。

虽然黄巾军很快被剿灭,再也无人敢称太平道,但是太平道最重要的那一部经书《太平经》却流传了下来。只要经书还在,道统就能传下去譬如整整六百五十年后,又有一个居住在长安城郊道观里的张姓青年通过这一部《太平经》自行习得了太平道的术法。他眼看时局不稳,索性召集了所有愿意和他同去的师兄弟,在天竺佛国攻城的时候率先站在了城头上。

“……时将军奋力摇动旌旗,振臂高呼曰:‘九州虽大,但吾等早已无路可退我等背后便是长安!’遂先跃下城头,以旗毙敌酋。众人见将军神勇如此,皆努力向前。”说到这里,张如晦不由得用右拳猛捶了一记手心,“我幼年发蒙时陆夫子便让我率先读这一段,尽管时过境迁,仍有铁马金戈之感。”

“如果说是五德的话,应该是土德。虽然前朝也是土德,不过黄天才是第一位的。至于天子嘛……早就没有天子了。”

【没有?】

“当然没有了。”张如晦笑了笑,“因为这里是太、平、道、国啊。”

在足足五百年前,那个时候还是李唐的天下。当时正值武宗年间,天子主开佛道辩论,衡山派的道人赵归真作为道门代表与佛门知玄相辩,力挫佛门。在那之后,武宗便顺理成章发动了灭佛之举。

原本自东汉明帝白马传经以来,西土释宗日益昌盛。但随着势力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僧侣不思生产,蠹耗天下。天子将大量的庙宇拆毁、迫使僧侣还俗,大量的填充国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