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命名不能代替物质本身(第3 / 4页)
为了收集数据做比对,一张刚刚诞生没多久的聚居区内通信网络立刻投入使用。这意味着,生物中心终于拥有足够在同一聚居区内高速稳定传递信息的实体线路。
从部队要求的宣传策划抽身后,李俭一头扎入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组的实验。
他和蒙星霖作为率先再次融合灵机的人物,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在该领域进行前沿实验的重任,并配合聚居区宣传,在钱安聚居区掀起每日“体检”的热潮。
体检项目并非其他,正是测量灵机排斥距离。
受到气感热潮和融合灵机热潮的影响,钱安聚居区的公民们之前便已自发组织起各种各样的“学术探讨组织”——民科。
其中绝大部分都被安保部队打掉了,毕竟这帮民科做的事着实见不得天日,少数几个还算正常的,则是批评教育,要求解散。
再考虑张博学顾左右而言他,最终透露的消息是“吃不准”,那么自己的体能突飞猛进,在全国范围内是个例的几率便十分可观。
张博学自顾自地走了,走前帮李俭将门关上,只留他一个人在室内坐着。
李俭向后靠着椅背,椅背很直,他得努力仰头才能看到天花板。
对现如今的情况,又多了解了一些。
首先能确认的,是自己在短时间内,大概不会死,或者说,不会被友军击杀。
不过群众的需求在那摆着,光打掉奇葩组织而不正确引导需求,民科只会如雨后春笋、韭菜抽芽,割了一茬还有一茬。
于是,在推出“促进灵机融合”的第一套锻炼方案之后,生物中心和民政部再次联合推出惠民举措——提供每日灵机排斥距离测量服务,作为聚居区公民福利之一。
当然,不上工、不上学、非退休人员,就享受不到这项福利了。
在不要求高精度的前提下,这种测量仪器的制作成本出乎意料的低。用某位熟练电工的话来说,他只需要两只电笔、一个滑动变阻器、两根铁棒、一条螺线管和一枚磁铁,配上些绝缘胶带,就能制作一台手动式测量仪。
是不是吹牛,李俭不知道,但测量成本应该足够低,以致钱安聚居区确实在短短几天内,就将这项服务推广到全聚居区。
当然,前提是自己不作奸犯科。
只要人们还可以通过融合灵机提升体能,每个人提升的情况又不尽相同,融合灵机不会产生其他不能容忍的副作用,他作为宣传机器的一环就是有必要的。
再者,自己在钱安聚居区,也不只有作为宣传机器一环的用处。
那么接下来该做什么事情,就不需有太多疑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