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转变(第2 / 3页)
他毫不犹豫的写了两行字,然后丢下毛笔说道:“倪卿,你就把这几个字交给张绍和,这是朕邀请他的诚意。”
倪元璐的猜测非常准确,崇祯果然对《东西洋考》的作者起了兴趣。他一五一十的像崇祯介绍了,作者张燮的个人情况。
“按照倪卿所说,当初何乔远推荐过张燮入朝编修《神宗实录》,但是他却力辞不就。看来这是一个类似于隐士的人物,倪卿真的能邀请他上京吗?”朱由检沉吟了半天,向他问道。
倪元璐恭敬的回答道:“张绍和虽然淡泊名利,厌恶党争,不过他同黄石斋、何乔远交好,臣想通过这两人去劝说,应当有七、八成把握。”
朱由检看着倪元璐想了一会,便开口说道:“也罢,这件事就交给倪卿去办。你便和他说,朕设立的海军学校尚缺一校长,他若是愿意上京,朕就虚位以待。”
倪元璐并不关心皇帝会给张燮安排什么职务,他只是想通过推荐张燮一事,能够获得崇祯的信任而已。
但是新皇和先帝有所不同的就是,崇祯居然办了一份报纸为自己说话。原本控制在清流手中的舆论,倒是被这报纸分走了大半影响力。
特别是在京畿地区,人们了解朝政的方式,已经从邸报转向了报纸。
东林党人虽然很想把这份报纸纳入礼部的管辖之下,但是几次提出要求都被皇帝拒绝了。
之后,东林党人想要自己办理一份报纸,但是却又被东厂改组后的新闻检查司给拦住了。
原本东林党人随意找几名言官监生放出流言,就能掀起一场京城舆论风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因此,对于崇祯给张燮安排的海军校长的职位,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倪元璐正准备告退,去找黄道周商议如何劝说张燮上京时,朱由检却叫住了他说道:“既然是邀请学者,那么朕也写上几个字表示下诚意,免得这位张绍和继续推辞。”
朱由检说这句话的时候,信心满满。但是当王承恩伺候好了笔墨,面对空白一片的宣纸,朱由检才发觉自己并没有挥笔而就的作文能力。
替自己挖了坑,却填不下去,这场面就有些尴尬了。知道崇祯才能的王承恩低着头使劲的磨墨,好似同手中的一块墨有仇一样。
而倪元璐等人还在期待着崇祯会写出一篇什么文章来,朱由检僵住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两句话。
倪元璐觉得,这样下去,连舆论都掌握不了的东林党人,更加难以对崇祯施加影响了。
因此,他们有必要改变行事的方式,接近并赢取皇帝的信任,从而改变现在东林党在朝中不利的局面。
倪元璐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崇祯喜欢亲近的人员,都是讲究经世致用的人物,比如徐光启、孙承宗等人。
孙承宗虽然也算是东林党人,但却不喜欢参与党争,也不愿意为东林党人张目。
倪元璐考虑了半天,决定向皇帝推荐张燮这位实学家,以迎合皇帝对于海外各国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