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滦河之战五(第1 / 2页)
而至于明军的步兵列阵,按照过往的经验,只要能够突破对面明军一处阵地,明军的整条防线都会溃散下去。现在东面有武纳格固山额真的主力,西面有奥巴贝勒的支援,三面出击之下,明军人数虽多也无从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取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果能够在这里击败明军东路军的主力,那么他们面前将不会再遇到明军大部队的抵抗,他们就可以深入到明国内地,去获取更多的战利品。
正被鄂本兑鼓动的将信将疑的蒙古人,突然就收到了一个噩耗,驻守在西面口子的奥巴贝勒带着自己的队伍在明军逼迫下已经向北退去了。驻守在金山的蒙古人都不需要借助什么器具,就能清晰的看到西面科尔沁部人马的撤退。鄂本兑就算想要隐瞒这个消息,也毫无任何办法。
奥巴贝勒作出的举动显然比鄂本兑的言辞要有力百倍,金山营地的蒙古人立刻失去了对于这场战争还能够获胜的信念。
武纳格要求的反击命令,显然是无法执行了。就算是此前一直服从于鄂本兑命令的兀鲁特蒙古旗将士,现在也对这个命令提出了异议。
驻守在金山的鄂本兑对于被俘部下带回的明军说降条件并不以为然,不过鉴于两次反击桥头明军的失败,使得金山营地内的人心都有些慌乱了起来,他也需要一些时间去安抚这些部下。
金山营地内驻扎的军队虽然有1千4百余人,但是属于兀鲁特蒙古旗牛录,也就是经过了后金军事训练的人员不过700而已,剩下的是奈曼、敖汉和科尔沁部的人马。
有着蒙古旗牛录作为主心骨,这些蒙古附庸部族的人马自然老实听话的很。但是两次反击明军的失败,不仅让兀鲁特蒙古旗损失了近200人,这些附庸部族的人马也损失了将近100人左右。
武纳格治军甚严,鄂本兑勇敢善战,因此虽然遭遇了失败,但兀鲁特蒙古旗还是能够服从于鄂本兑的指挥作战。但奈曼、敖汉、科尔沁部这些蒙古部族的人马,还是习惯于草原上的作战方式,遇到作战形式不利就暂且退让,等到对方人疲马乏再做打算。
眼看着明军渡过滦河的军队越来越多,不仅在他们正面立下了进攻的阵型,还派兵切断了金山同东面大营的联系,而鄂本兑不仅没有任何撤退的打算,反而准备同对面优势数量的明军打一场防御战。
到了这个时候,鄂本兑在后金国内根基浅薄的弱点就展露了出来。鄂本兑的祖上是投顺大明的蒙古人,他也因此承袭了守备的官职,天命六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鄂本兑以兵三十五、马六十出降。
像他这样的蒙古人,在努尔哈赤眼中也就比投降的明人好一些,他在后金国内的地位不仅远远低于武纳格这种女真化的蒙古人,同科尔沁部出身的蒙古人也无法比拟外,就算是奈曼、敖汉这些草原小部族出身的蒙古人,都更容易获得努尔哈赤的信任。
天聪元年黄台吉登基后,鄂本兑才开始崭露头角,他是被黄台吉提拔起来以分兀鲁特蒙古旗权力的蒙古将领。不过年纪同武纳格差不多大的鄂本兑,现在也不过就是一个二等参将,连副将都算不上。
战事顺利的时候,凭借着努尔哈赤和黄台吉不断完善的军令制度,鄂本兑自然能够轻易的指挥这些蒙古将士,但是等遇到了当下这种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局面时,缺乏嫡系部队支持的鄂本兑,就难以让这些原本就心思各异的蒙古各部人马完全听从于自己的命令了。
鄂本兑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妥协,他一边当着兀鲁特旗将士的面,向武纳格派出的使者回复,本军无法协助东面主力发起对明军的进攻,在西面奥巴贝勒撤兵的局面下,金山已经无法继续防守下去,因此他请求武纳格允许他们撤退。
这些蒙古附庸部族的人马自然就有些骚动了起来,骑兵野战打不过还能借助马匹逃离战场,一旦让明军把他们限制在了山坡上,那么他们除了丢下马匹,步行翻越整座山头向北逃亡外,就必须要同明军死战,期待这场战争能够获胜才能活下去了。
深入长城数百里,失去了马匹,他们根本不太可能活着回到草原上去。而想要获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就要击败那些渡过河的,看起来几乎无穷无尽的明军大队人马。要是后金大汗率领的女真八旗主力还在此地,这些蒙古人大约还能坚持一下,观望下风色。
不过现在么,几位蒙古附庸部族的首领便让自己的部下开始喧哗,要求退兵同西面的奥巴贝勒合兵一处了。
鄂本兑正焦头烂额的说服这些附庸部族的人马时,明军给了他二刻钟的喘息时间,对于他来说倒是雪中送碳了,他一边派出了亲信前往明军拖延时间,一边试图安抚这些要求退兵的将士服从武纳格派人送来的命令,配合东面的主力发起一次反攻。
鄂本兑还为这些将士们历数了,后金大军多次以少胜多击败辽东明军的战例,并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当面这些明军看起来人数众多,但是骑兵数量却不过和他们相当,在野战中明军并不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