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反鸡汤 > 第二十五章 关于中国百年企业

第二十五章 关于中国百年企业(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许许多多的老板认为,在一个企业内,除了自己是人才,其余的人都是饭桶。

这其中有几种原因:第一,中国的企业家喜欢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

第二,中国的企业家喜欢夸夸其谈自己的本事。

第三,中国的企业家,大多有古代农民起义的那种心态,刚开始凭着自己敢干敢闯在社会上小有立足之地,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对于管理,根本无从下手,最后导致越管越乱,就是某员工放个屁老板都要看在眼里,并且对此事讨论一番。

老板以自己的角度来要求每个员工是错误的,更不能以自己的角度强行来定义员工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

一个岗位,一个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年,我不相信把他辞了,再换一个新人会比他干的更好,换人的结果往往需要磨合更多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新人难免会出错,如果想要减少错误,就需要企业内的高层,甚至是老板本人来亲自督导。

如果不断的换人,就需要老板自己不断的督导,分散老板许多精力,就像当年的诸葛亮,粮草都需要他亲自来点数,那诸葛亮还不得累死。

你是人,不是不用睡觉的神仙,再说神仙到底用不用睡觉我也不清楚。

许多企业家不是喜欢用三国来说事儿吗?

那我们就来聊一聊三国。

大部分企业,导致员工不断离职的原因就在于此,老板以自身来衡量员工,会导致员工非常不适用,员工潜意识的反感,那么,员工不行老板的轨迹,自然老板也感到非常不适,最后,不是老板把员工辞退了,就是员工炒了老板的鱿鱼。

我们通过观察,和熟读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得知,在那些百年企业,甚至是千年企业当中,不乏有几代人都在企业中工作,这就是匠人精神。

比方说日本的“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衣钵相传至今已近四十代。

大家都知道,三国初期,袁绍的实力足可以一统江山,但袁绍刚愎自用,有谋无断。袁绍账下的谋士有多少自不必说,但袁绍一开始根本没把这些人太放在眼里,你走就走,我才不在乎,离开你,地球照样转。

最后导致许多谋士都去投靠曹操,自己账下无人可用,顷刻兵败。

三国后期,诸葛亮够牛逼了吧?但你一人牛逼你能操劳多少事?前期账下有关张赵马黄,最后这些人才都死了,诸葛亮前期也没有培养储备许多人才,才导致后期诸葛亮无人可用,事无大小,皆自己操办。

探讨诸葛亮兵败的原因,后期无人可用也是他北伐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透过三国演义,我们似乎多少能窥见企业不能长久的因素,有些企业家,稍微做的好一点儿,就自以为一统江山,这叫膨胀,膨胀至于难免会轻视企业内的人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