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殿评文章(第1 / 4页)
小太监低身道:“那是自然。”
杨辰点头笑笑:“还请公公稍等。我换件衣服,即刻就来。”
杨辰回到内室,换了最普通的上红下白窄袖宫装。她虽不知上官昭容为何唤她,可还是觉得稳妥些好。杨辰没有带宫人,独自随着小太监走出梅园。不远处太液湖水波粼粼,仿佛一匹金银夹丝的绢帛,缓缓铺展在面前。
麟德殿就在太液池北面的高台上。三座大殿毗邻而建,金瓦碧廊在朝晖下熠熠生光。内殿廊道重重,斗拱连连,行走其中仿佛走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若没有小太监的指引,杨辰恐怕早已迷失。由中殿连云木梯走上二层,高台四面大敞。远处长安城街畦纵横,如在股掌之中。大到金砖碧瓦,小到手边的汉白玉莲花勾栏,大明宫的每一个角度都极尽奢华之能事,令杨辰这个初入者一次又一次地赞叹。
一上高台。便听到袅袅而来的丝竹管弦之声,是圣上正在设宴款待新科士子。小太监引着杨辰从侧廊而入。李显高坐于主位,韦皇后和上官昭容各坐一侧,安乐公主也在席间。堂下,才是分案而坐的新科士子们。
一转眼便是十日过去了。杨辰仍旧居住在梅园中,心安理得,却也终日惶惶。她安心的是自己仍是有用之人,上官昭容还是看重她,想要对她委以重任。而她的惶恐也正来自于此。她不知道上官昭容想让她做什么。杨辰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豢养的死士,平日里锦衣华服逍遥自在,可一旦主上有令,就是冲锋陷阵,死不旋踵。
这多少有些悲凉的意味,可却也是她必须接受的事实。从决定重回皇宫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她必须承担任何结果。她已经断送了所有的退路,面前只有一条路,她必须走下去。
所以杨辰也就安了心。既然明知如此,也就没什么可期望的了。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她现在只管养好精神,等着为上官昭容做那件“大事”。
在这梅园,杨辰过得很是舒服。每天白日读书写字,晚上就陪着昭容赏文听曲,更衣饮食皆有人伺候,在梅园之中亦是百无禁忌,想是整个大明宫里再也没有像她一样养尊处优的宫人了。廊子底下宫人们偶有议论,这杨辰哪里像个下人,分明就是主子。
杨辰只是一笑。身份贵贱,可不是凭这个就能定论的。
小太监在堂外停下。杨辰点头谢过他,抬步往前走去。刚刚走到近前。便听安乐公主说道:“就让她来评判!”
安乐公主抬手一指,莹白的指尖正指向杨辰。
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都集中在她身上。杨辰一怔,站在当地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高高上座的李显双目微眯。说道:“裹儿,让一个小宫人来评判士子们的文章,会不会太不尊重了?”
安乐公主一袭大红纱裙,发间金凤骄傲地扬着头。她微微一笑,说道:“这些文章若是连小小的宫人都看不上。何必来侮辱陛下圣听?趁早拿去烧了的好!”
杨辰大概听明白了,竟是让她来评点士子们的文章。这怎么能行?她抬头望了上官婉儿一眼。却不想正碰到韦皇后深沉的目光。
这一日昭容又不在殿中。杨辰临时起了兴致,便命人铺纸研磨,准备好好写几个字。不成想纸墨刚刚备得,殿外便来了通传使者,说是上官昭容有命,点了名让杨辰往麟德殿去一趟。
“昭容可有说是什么事?”杨辰问来传话的小太监。
小太监躬身答道:“今日圣上在麟德殿大宴新科士子。奴只在外殿伺候,其他的也无从知晓了。”
杨辰略一思索,说道:“可否劳烦公公为我引路?我是初来,对这皇宫也不甚熟悉,怕走错了路误了时辰。”
她这话倒是不假。入宫半个月,她是一次梅园的大门都没有出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