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粗糙话(第2 / 3页)
我大汉朝进军漠南上下,本意非为取敌首虏,而在以全策争于天下,安于漠南,现在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既然有心来降,正合圣意。
臣所以以为,宜顺势为之,不可轻举妄动,以圣德抚之。”
“倘若中途有变呢?”
赵周问道。
“赵丞相问得好,此事朕已考虑过了,是为以防万一,朕早命霍去病率军受降,倘若彼真降,朕将厚待之,赐以利处,倘彼心怀叵测,假口受降,更简单了,一切不平者,尽可灭之。”
哎,传朕旨意,张骞先坐留迟候待定、呼邪先坐行留下,歇上几个月冷静一下,不与骠骑将军会,嗯,别交廷尉诏狱审理了,不光彩。
李广虽然有功,却损失将士有三千之多,功过相抵,无赏,而骠骑将军霍去病愈战越勇,益封五千户。”
虽然此刻刘彻心情不佳,但是卫青很快用另一个十分惊人的喜讯,一把冲淡了刘彻因为东线战役失利所带来的烦恼。
“遵照陛下的旨意,那在朔方郡筑城留守的大行李息飞报朝廷,说浑邪王和休屠王在霍去病军的猛击下,遣使前来商谈降汉事宜,这群人的归降至关重要,但因此事关系十分重大,他不敢妄自做主,特地上奏朝廷,是请求陛下定夺一番。”
刘彻看着奏章,沉吟良久才问道:“这……有点古怪,二位爱卿看看,你们以为浑邪王和休屠王是真降还是诈降呢?”
“陛下圣明!然浑邪王乃蛮夷胡人,岂可封赏太重,恐朝野不服啊……”
赵周道:“这匈奴人嘛,向来狡诈多变出名,心机十足,很多时候不讲信用,假仁假义,他们往往以诈降作为缓兵之计,依臣之见,与其抚之,毋宁击之,打他个心服口报。
有赖陛下圣明、骠骑将军之神力,若能一举扫灭漠南残敌,从此免除后患。”
“那依爱卿之见如何?”
刘彻问向卫青。
“怎么说呢,丞相所虑,亦不无道理,然而兵法云:‘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