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天下见陈(第4 / 13页)
灵宝城有座止戈宫,止戈宫下辖三十六道观,放马观就是其中之一,而放马观又管着一众道观,其中就有座籍籍无名的显灵观。
李药师与身边这位道侣就在显灵观内修行,他编写兵书,她红袖添香。
李药师说道:“不愧是吴宫主精心选中的盟友。”
郭解笑道:“还能如何,既然同是剑修,接剑便是。”
灵宝城。
掌教余斗得道之地。
跟师兄寇名一样,余斗担任掌教之后,就离开了道场。
灵宝城八千年历史,却只有两位城主,余斗之后,便是庞鼎。
郭解叹息道:“以前嫌陆沉烦人,如今总算不烦人了,反觉天地寂寥。”
邵象亦是心有戚戚然。
郭解和邵象,他们都是道门剑仙,尤其前者还被视为是注解训诂陆沉“外篇”的第一人。
陆沉的书斋,不是建在南华城,而是跟玉枢城讨要了一块地盘,名为观千剑斋。
据说陆掌教的理由是离得近,方便跟两位城主讨教学问。
庞鼎,道号“虚心”,精通雷法,兼修五行。
老道士对龙虎山天师府一脉被誉为雷法正宗的五雷正法,颇有微词。
此时庞鼎身边站着一位相貌清癯的老者,后者身边还有一位手捧红拂的中年妇人,她笑问道:“药师,觉得怎样?”
李药师手持一根出自虢山的手制灵寿木杖。他是死而成灵,承受人间香火祭祀久矣。论道龄,他跟浩然天下的白也是差不多时代的人物。
老人在灵宝城的身份,与神霄城的剑修豪素类似,地位超然,属于整座白玉京的重要客卿,绝无寄人篱下的可能性。
可问题是郭、邵都是注书的,陆沉才是那个著书的。
两位城主都将很大的心力放在了注解陆沉那部书上。
传闻私底下,陆沉十分得意洋洋,摔着袖子,到处跟人说,贫道本来是不晓得自己写书到底有多厉害的,听他们那么一讲再说三训诂四传布的,哈哈,贫道便有点飘了。
看遍天下,这种事情,这种混账话,估计也就陆沉做得出来了。
邵象问道:“如果真有一场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