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黑白颠倒(第1 / 1页)
(本章完)
话分两头,另一边的萧和与柴福二人在延州城外的一处隐秘的所在之中隐藏了七天七夜,这才目睹围城的西夏军队撤围而去。好在时下正是冬天,萧和后背上的箭伤这才没有恶化。于是,在西夏军队撤围的第一时间,二人便相互扶持着回到了早已成了惊弓之鸟的延州城中。然而,二人刚刚进城不过三日,便听到了一个让他们十分震惊的消息:环庆路副都部署刘平,通敌叛国,与西夏李元昊暗通款曲,致使环庆路一万大军全军覆没。
“这究竟是谁在污蔑刘大人?”眼见延州城中出现这样的流言蜚语,虚弱的萧和自然是十分的气氛。惹得他背上的箭伤再度迸裂开来,顿时,血流如注。
“二郎,你先别动怒,这件事定然是有所误会。待你伤好了,再去给刘大人鸣冤不迟”接着,便不由分说的将萧和拉向了军营的方向。此时,二人发现范雍此刻正在军营之中看望这些日子以来负责守城的将士们。而萧和与柴福二人的出现,自然也让他十分惊讶。一番安抚之下,便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州衙之中。他知道,此次延州城外三川口的那场大败,自己定然是要负有责任的。
而安顿下来的萧和柴福二人,便开始向军中打听起关于刘平通敌叛国流言的情形。却不曾想到,营中竟无一人知晓这番流言。不过,萧和与柴福并没有想到,正是这样无心的一问,却似乎将这番谣言传入了延州城的军中。随后,从三川口之战中幸存下来的军士们陆续逃回了延州城中。却不知怎么的,这个谣言便开始被添油加醋的传开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这般谣言越传越离谱了?”稍稍恢复了一些的萧和,面对营中关于刘平通敌叛国之事的窃窃私语,让他感到十分不解。显然,是有人故意将这样的谣言散播到了军中而这样的谣言,此刻也早已传回了东京汴梁的朝堂之上。而始作俑者,正是那位临阵逃跑的都监大人黄德和假装一身血战创伤而狼狈不堪的他,一回到朝中便说是刘平的通敌行为导致了万余大军全军覆没
宋席天下
二人又是一番玩笑毕,便可开始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萧和从柴福的口中得知,三川口战事一结束,西夏大军便掉头向东,将延州城围得严严实实。似乎眼下他二人定然无法进的城去。即便进得城去,只怕延州城在李元昊十万大军之下,恐怕失守也是早晚的问题。然而,萧和的这一番论断,却被柴福轻易的否定了。
“西夏人擅长野战不假,但是他们手中并没有用以攻城的云梯和撞锤。而延州城城防坚固,城墙高达数丈,西夏人哪有那么容易能够攻上城头?再说,此番大宋在三川口大败,延州危急,只怕此刻朝廷的增援大军已经在路上了。而李元昊为了吃掉俺们那一万人,自身伤亡也是不小,恐怕不会选在这个时候攻城。”柴福侃侃而谈,将自己的一番见解说给了萧和听。后者听罢,一脸敬佩的看着柴福。
“福哥,想不到你才是真人不露相呀”萧和颇为惊讶的夸赞道。
“俺们都是从战场上的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自然知道的会多些。”柴福似乎并不以为意。于是,二人便商议着先找个地方潜伏下来,待到延州之围解了之后,再进城汇报情况。而三川口大败的消息,也正如萧和与柴福所预料的那般,早已随着延州城冲出的信使,传到了东京汴梁城之中。顿时,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又是一片哗然。而由于刘平在朝中因为性格耿直得罪过不少人,因此除了少数几人为他说话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人表示质疑。于是,刘平的家人迅速被下狱等候治罪。然而,数日之后,从延州城却传回了消息,说的正是刘平血战力竭后被西夏人所擒之事。正是萧和将真实状况告知范雍,后者连夜上奏的内容。如此一来,朝堂之上的官吏们自然是真假难辨了。
正当朝堂之上一片哗然的时候,皇城之外,也突然热闹起来。
“陛下不好了有近百名太学学子在宣德门外聚众起哄,要求朝廷严惩通敌叛国的环庆路副都部署刘平”好嘛,这下子,朝堂之上的目光一下子全被吸引到了皇城之外。
“这为刘平鸣冤的奏章刚到,这群太学生就等不及要立刻处置一个尚且生死不明的边地大将?”赵祯似乎想到了什么,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会后便结束了朝会,独自离去。留下朝堂之上面面相觑的众位大臣。正当朝臣议论纷纷之时,还是再任的宰辅吕夷简首先回过味来。连忙将奏章接了过来,带回了政事堂之中。
三川口大败,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显然,这其中定有蹊跷。不过,官家今日在朝堂上一言不发便拂袖而去却是何意?
“一万大军被李元昊十万大军所围,焉能不败”皇帝赵祯端坐于朝堂之上,对着下面一片噤若寒蝉的群臣,十分生气的说道。虽然此刻增援延州的军令已经发出,令数路大军分头出击,直插贺兰谷,做出威胁西夏首府兴庆的态势。以期围魏救赵之效。不过目前,还未有消息传回汴梁。而此刻汴梁城的朝堂上,气氛却似乎有些怪异。
“启奏陛下,眼下还未到追究责任的时候。李元昊击破我万余人众,气焰正盛。当令延边各路加强戒备,以备李元昊进犯。同时令大军严守潼关,以防不测”面对朝臣们的集体沉默,赵祯正有些无奈之时,只见老臣庞籍站了出来,算是给颇为尴尬的赵祯一个台阶下。
与此同时,一路逃窜的黄德和,此时也已经停下了逃亡的脚步。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鄜州境内。
“都给我听好了,今日之事谁也不许说出去一个字,否则后果尔等自知”望着跟随自己逃亡到此不足百人的军士,黄德和一脸阴沉的说道。看起来,他手下的两千军士并不是都如同他这般怯懦。在那一日刘宜孙将他拦下劝说之后,大部分的军士还是选择回到战场上厮杀,只剩下百余人随着黄德和继续逃跑。而今,冷静下来的黄德和知道,自己虽然没有死在战场之上,在不久的将来却很可能死在朝廷的军令之下。
于是,一个恶毒的计策便在他的心中缓缓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