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第1 / 4页)
张耀本想反驳几句,但看了看老师那愈发不妙的脸色,只得讪讪地做回了凳子上。
元好古老师轻咳了几声,待室中渐渐安静下来,低声说了一句:“孺子不可教。”然后又拿起面前的《上古通论》,准备继续授课。
张耀看到了脚旁扔着的折扇,想必方才元先生就是用这东西砸了自己一下。
折扇并未完全合拢,展开折扇,两面皆是白纸,只在边角上面有一些尘土的痕迹。
元好古似乎是迟疑了一下,将手中的书又放在了桌上。
九州剑歌行
据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前朝末年,天下大乱,太祖以布衣之资,提三尺龙泉,重整宇内,安定天下,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年。
这一年是大明元丰八年。最后一个在乱世中活下来的老人死去了。
对那些劫后余生的人来说,太平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而对于在太平盛世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来说,这盛世又似乎太漫长。漫长得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厌烦。
“上古通论乃屠龙之术。”元好问并不是不苟言笑的人,此刻脸色却有些严肃,语气里还带着些痛心疾首的意味。“非是说精通此道之人真能屠龙,而是言其高妙。当然也是说其不可用。世间龙种稀少,近乎绝迹。习屠龙术而欲屠龙者,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正因其不可用,乃能由此上体大道,触类旁通。近古以前,通论本是帝王家学,旁人不得门径而入。自太祖定鼎,设稷下学宫,方才传之我辈。”元好古似乎是轻叹了一声,“尔等当惜之。”说着又拿起书,讲起了爻辞。
张耀放下折扇,拿起被口水阴湿的书,有些心不在焉。元先生与其他老师不同,为人风趣幽默。张耀又对《上古通论》颇感兴趣,平日与元先生交往颇多。这几日事务繁杂,夜间难以成眠,白日里着实有些困倦,想不到竟在先生授课时睡着了。
庆云书院位于大明西南的凉州城。凉州城西有庆云山,传说上古时有仙人在此炼丹修道,丹成有庆云出世,绕山不散。庆云书院就建在庆云山脚下。三年前张耀经乡试考入庆云书院,卖了三升黍子凑齐了盘缠,骑上家里那头瘸腿的独眼老驴,摇摇晃晃到了凉州,在此一待就是三年。
虽然他们打从心底里相信并希望着,这样的日子永远不会结束。
“”张耀忽然觉得头上一痛,猛得从凳子上跳起“谁……”
叫声戛然而止。堂室正中的椅子上端坐着一脸怒色的老师,周遭的同窗纷纷望向自己,满脸的嬉笑。
“奴家倦了。”一个尖细的声音在课堂上响起。声音似乎是某人捏着嗓子发出来的,听起来格外的滑稽。
堂室中本有些窃窃私语的声音,听到了这句话,瞬间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