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1 / 1页)
但怀诚心里也感到满足,没有汤算什么,有的是开水,这比自己在学校吃的好的多,且不必说有馋人的白面馒头,就是能让自己吃的饱饱的,这就已经让我们的主人公感到很知足了。
吃过晚饭,杜怀诚就和工友到大街上看城市夜景,对于这些揽工汉来说,省城的夜景简直就是北京的**。辉煌的灯火加上热烈的气氛,显出一个迷人的世界。一切都让这些从农村里来的青年人感到新鲜而刺激,有的人就扯开了喉咙唱起流行歌曲,也有人撮起嘴唇打声唿哨,声音尖利而细长。这群揽工汉在心里感激着这个喧嚣的城市,是它容留了他们,给了他们工作,让他们能挣下养家糊口的钱。然而我们的怀诚心里分明的感到了不平,他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影,他在想:为什么他们就要生活在这样光怪陆离的大城市,而自己就要在那穷乡僻壤里摸打滚爬呢……
转累了,这些情绪复杂的人重新返回宿舍,开始掺开了被褥。现在,气氛有所缓和。大家开始拉话儿唠嗑儿,怀诚想,不管条件怎样,总算有了活干啦众人的情绪又高涨起来。只有杜怀诚一个人沉默不语。他把自己唯一的家当——那只破提包放在自己铺位边上。直至现在,这伙人谁也没有理睬他。是的,他太寒酸了,一身旧衣服,一只破提包,没有朋友,没有同乡,竟然是自己一个人出门打工。在众人鄙视的目光里甚至含着不解的疑问:你这副样子,以后的活儿可咋干?
到现在,怀诚也有点后悔起来:他不该没有任何准备的出外来打工。他当时只是想,自己身上带着力气呢,还发愁找不到工作?要是有了工作,一切总会有办法的。没想到他虽然找到了工作,可当下就陷入了困境。是呀,明天的活儿会怎么安排,自己谁也不认识,人家都是大工结合着壮工分配活儿干,自己一个人可该怎么去做活儿,大家现在是说说笑笑,明天一分配活儿,别人自然会忙忙碌碌,自己又该和谁结合呢?他不甘心遭受这些人的歧视和讥笑。
走向仕途
但他马上又觉得自己好笑,自己是穷急了饿急了吗,这不是分明嫉妒人家吗,这时他又在心里发了誓,他在想等自己将来挣了大钱一定要到这样的星级酒店来享受享受,请同学们都来,成业,他们是打小在一起玩耍的朋友,当然是第一个要请的,舒雅,虽然她家庭条件好一点,但进这样的大酒店肯定也是第一次的了,自然不肯拉了趟儿的,还有同宿舍的同学们,还有志平,晓寒都得来的。当然,更不会忘记了他的启蒙老师孙淑珍,还有初中的张老师,高中的欧阳老师。他们要不来啊,他就让司机开了自己那辆王八盖子轿车去一个个把他们接来,什么,不喝酒?那哪行,不光要喝酒,咱还要喝好酒,就喝从洋鬼子哪里进口来的,什么,嫌难喝,难喝咱也得喝吊起来不打——咱要的就是那股劲头儿。这时候他就又开始幻想着同学们正在豪华酒店的高级房间里聚会,一个个喜气洋洋,觥筹交错,满桌子的饭菜,什么粉条炖豆腐,什么猪肉炖白菜,咱都得上大盘,就用白的透亮能照出人影儿的瓷盘子上,还得告诉伙房的大师傅多搁些香油的,过大年吃的好菜,平时哪能吃得上,就算是真过大年,也还未必吃得上呢。
他正沉浸在自己的梦想里享受着美味大餐的时候忽然就听到远处传来的一种声音,“嗵,嗵,嗵,嗵……”他知道,那是机器在夯实地基的声音,那种机器工作起来就象是小鸡啄米粒儿,一下紧接一下,一遍紧挨一遍,不知道疲累,他就仿佛是一个在暗夜里的夜行人看到了指路的灯盏,又像是在沙漠里跋涉的独行者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驼铃。他知道一个建筑工地肯定就在附近了,循着声音找去,他的脚步也变得格外轻盈起来。
四十六
在一个不大的街道里面他找到了那个建筑工地,一道大铁栅栏把工地和外面的马路隔开成两个天地,栅栏外面车水马龙来去匆匆,里面机器声、人声嘈杂纷乱,灯火通明,人们正在忙忙碌碌。在一个不大的工棚里面,杜怀诚找到了工头,简单的说明了来意,工头就告诉他,要是大工呢,他是乐意要的,要是小工呢,就不太好说了。不过看他是一个人,人高马大的,是个干活儿爽利的人,然后又跟他讲,工资是一天四元,活儿要是做得好,又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就发四元五角,愿意留下就找工友安排床铺和吃饭去,不愿意留下呢,就请马上走人,到别处高就。杜怀诚马上说,留,留,怎么能不留呢。接着就有工友过来,工头就让他领着杜怀诚安排工棚铺位去,两个人一前一后相跟着边走边聊着闲话儿,到了工棚。他寒心地看见,几间砖砌的如同茅厕的简易房儿,房顶拿油毡遮盖了,上面压了砖头,里面一无所有。地上铺着尘土;墙壁被烟熏成了黑色,上面还糊着鼻涕之类不堪入目的脏物。这就是他们住宿的地方?打工生活的严峻性初次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在他还没有来及叹息的时候,有人吼叫着让他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背稻草。是的,既然到了这里,就别打算让人家别人伺候,一切都要自己动手。背稻草算个屁更严厉的生活还在后边哩
两间屋住了不到二十个人。怀诚刚铺好被褥,就听到有人喊叫着去吃饭。他就跟着带他过来的工友去吃饭,边走边聊,杜怀诚这才知道,这个工友叫刘振华,河南鹿邑县人,当过兵打过仗,据说还到过老山前线,是见过大阵仗的,鲜血淋漓硝烟弥漫的日子过了大半年,敢对着人的脑袋瓜子扣动扳机儿的,后来退役了就学了建筑,做起了泥瓦匠,有一手砌墙抹灰的好手艺,为躲计划生育罚款就到外边儿打工来了。
工人们默默无语地相跟成一串儿来到食堂。一人发一只大老碗。一碗烩菜,三个馒头。
“有没有汤?”怀诚问。
边上的工友嘴一撇,算是回答:得了吧,到这里还讲究什么汤汤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