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十字军真的不行吗 > 玛蒂尔达步兵坦克

玛蒂尔达步兵坦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毕竟,少战里的玛蒂尔达飙车速度都差不多和四号d一样。]

装甲:20-78mm

爬坡度:na度

通过垂直墙高:061m

越壕宽:21m

涉水深:091m[1]

英国本土演习中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由于“马蒂尔达”1型步兵坦克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所以,在1型步兵坦克研制之初,军方就考虑研制加强火力和进一步增强装甲防护的新的步兵坦克,其代号为a12,定型以后,就是“马蒂尔达”2型步兵坦克,还有人称它为高级“马蒂尔达”(matilda senior)坦克,而“马蒂尔达”1型坦克则被称为初级“马蒂尔达”坦克(matilda junior)。“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试制一号车于1938年4月完成。1939年9月,开始装备英军。其生产一直持续到1943年,总生产量达2 890辆,它几乎参加了英军二战中的所有主要战斗。阿莱曼战役之前,它是英军的主要战斗坦克;阿莱曼战役之后,大都被改装为其他装甲车辆,继续活跃在战场上。说“马蒂尔达”是二战中英军的“常青树”,指的就是“马蒂尔达”2型坦克。早期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尽管1型和2型都叫“马蒂尔达”,但无论在外形上,还是性能上,二者都有本质的差别。说“马蒂尔达”2型是一种全新的步兵坦克也不为过。“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269吨,乘员4人,车长561米,车宽256米,车高244米,比起1型来要“大一号”。正式生产型“马蒂尔达”2型坦克“马蒂尔达”2型坦克的特点是,炮塔上装上了2磅火炮(口径40毫米),行动部分有侧护板和排泥槽,各部分的装甲厚度也得到增强。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75~78毫米,次要部位25~55毫米不等,而且一些部位采用框架式结构,增加了刚度。

在内部结构上,“马蒂尔达”2坦克还有一个特点是采用了2台发动机,其优缺点显而易见。缺点是增大了动力装置的体积,占用了车内的宝贵空间,双机工作时还有个同步协调的问题。唯一的优点是,当一台发动机损毁或出现故障时,靠另一台发动机可以低速行驶,保持一定的战斗力。二战中,采用双发动机布置方案的还有苏联的t-70轻型坦克和su-76自行火炮等。无疑,坦克上的双发动机布置方案,缺点大于优点,明显地带有临时凑合的痕迹。坦克不像飞机那样更强调空中飞行时的安全性。二战以后,在坦克上已基本没有双发动机的布置方案。“马蒂尔达”的主要武器为qf型2磅火炮,口径为40毫米,身管长为52倍口径。尽管口径不大,但这种车载火炮是二战前夕英军中有一定威力的坦克炮。它既可以发射穿甲弹,也可以发射榴弹。弹药基数为93发。不过,由于火炮口径的限制,在二战的中后期,它已不能击穿德军坦克的主装甲。1942年中期之后,英军将“马蒂尔达”2型坦克改装成各种特种车辆,如扫雷坦克、喷火坦克、架桥坦克等,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由于穿甲威力不足,在“马蒂尔达”3型坦克上,将主要武器换装为762毫米榴弹炮,但它只能发射榴弹和烟幕弹,不能发射穿甲弹,只能作为火力支援车辆使用。“马蒂尔达·男爵”扫雷坦克其辅助武器为1挺79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2 925发。早期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上,用的是“维克斯”水冷重机枪,身管的外圆直径很大,防盾的开口大,防护上有弱点;后来改为“比塞”气冷重机枪,防盾的形状也有变化,情况就好得多。“马蒂尔达·胡萝卜”扫雷坦克其动力装置为2台aec公司制造的直列6缸民用柴油机,每台的最大功率为87马力,总最大功率为174马力(128千瓦)。两台发动机为并联连接,通过齿轮汇总到一根输出轴将动力输出到变速箱。尽管是民用柴油机,但它是英国较早采用柴油机为坦克动力装置的尝试,这一点是有意义的。后来生产的“马蒂尔达”2型坦克上,换装为2台里兰直列6缸柴油机,总功率达到190马力(140千瓦)。其行动部分的特点是采用了平衡式悬挂装置,每两个负重轮为一组,每侧有10个小直径的负重轮,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另一个特点是履带外侧有侧护板及排泥槽。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的优点是行驶平稳,但其缺点是动行程很小,只适于低速行驶的坦克。

二战以后的坦克上,已不再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坦克的最大速度为2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80千米,尽管比起“马蒂尔达”1型坦克有较大提高,但仍然未能挣脱步兵坦克的桎梏。[至于其他介绍找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数据。

摘过来也什么意思,但为了玛蒂尔达不太弱势。

增加世界buff:玛蒂尔达的动力获得提升。(改装了发动机)速度上升至40km/每小时。但是,油箱的储量不增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