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消失的痛感 > 渐有起色的生活

渐有起色的生活(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家人偷偷捂着嘴笑。

王林问:“扔了?”

“我跑过去的时候,人家正往回走了,嘴里还骂着呢。”三尖眼像是自己做了错事一样,没再抬眼看别人。

”哈哈,大爷爷的棺材、纸扎,还有念经不也是他做的么?嘿那龙王跟纸扎人人长得还挺像哎。”文书挺指着龙王笑道。

拜完龙王没几天下了一场雨,但没下多久就停了。吃午饭的时候,巧娥说:“你们村这龙王不顶用啊就下了这么点毛毛雨”。

“哈哈,姐姐,你成我们家公公了,刚我回家的时候还听见我们公公正在骂龙王了,说要把它扔水塘了。”秀娥一边笑一边说。

一家人正说着,文书坚跟文书挺一前一后跑进屋来,文书坚拽着三尖眼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姑父、老姑父,你大抱着龙王到村里那个池塘了,说要扔下去”。

三尖眼一听,扔下碗筷,拖拉着鞋子就往外跑。

消失的痛感

孩子们最爱的夏天到了,夏天可以在田里捕鸟,还能在水塘游泳,那年夏天的雨水很少,池塘的水位迟迟达不到能够游泳的程度,这正好能够满足像文书坚这样还不会游泳的孩子们。每天一吃完中午饭,文书坚兄弟两都会在水不过肚子的池塘里扑腾的满身泥巴。

这样少雨的夏天倒是适合盖房子,锄完地后,农忙告一段落,李德两口子、秀娥两口子、从大通市回来的巧娥两口子还有文家村的文玉堂都来了。文玉杰前不久去了一个挨着蒙古国的一个边境城市去打工,就没有来,乌苏海村里的其它一些近亲的年轻人,也都来帮文玉堂家的忙。一群人拉沙土的拉沙土、买砖的买砖,春季砍的树在草房里也晾得差不多了,男人们把树抬到了院子里,女人们开始剥树皮。

“文玉堂,乘着天气好赶紧先拓积吧。”文玉庭一边从四轮车上往下搬砖,一边跟旁边的文玉堂说。

“嗯嗯,这可是最要紧的。”文玉堂说道。

“你们在哪看见的?”秀娥抓着文书挺的胳膊问。

“就在池塘边,我们刚才正在那抓蛤蟆了。”文书挺说。

“哎哎估计这会儿龙王早化成泥了。”秀娥叹息道。

“这老汉真吃劲儿了。”润月哈哈笑着道。边上的金莲赶紧捅了她一下,润月看了看绷着脸的王林就赶紧把笑声收住了。

不一会儿三尖眼耷拉着脑袋回来了,嘴里念叨着:“那老汉真是有意思”。

农村土坯房子都是用一种叫做“积”的来砌墙,就是用一个方形木框作为模子,在里面灌入掺和了杂草的湿泥土,然后等着晾干后,就成了一块土垒。但放多少杂草、灌制前泥土和水的配比、泥的硬度、日光的晾晒程度,都是很有讲究的,不过这个全靠经验,甚至主要靠天意,在大太阳下晾干还是在阴雨天晾干,积的质量肯定不一样,但阴天还是下雨,人是说了不算的。文玉堂赶上了个不怎么下雨的夏天,每天大太阳晒着,积很快就能用了。新房子规划了四间屋子,两间正堂局中,两间堂房分居两侧。

秀娥逗在忙碌的人们中间跑来跑去的文书挺兄弟两:“看看,你爹把你们两娶媳妇儿用的房子都给你们盖好了,以后一人两间”。

墙先从各墙角的衔接处开始砌起,这是保证房子结构稳定的关键,文玉堂的房子只在正面的前墙上用了砖,这叫做挂面砖房,四面墙全砖的叫全砖房,乌苏海村里只有供销社的房子和村医生喇嘛家的房子是全砖的,村前排的十来家新房大都是挂面砖房。

一个多月来一直没有下雨,盖房进展很顺利,村里那些不盖房子的人家就有点坐不住了,村长二后生出面,全村筹钱准备修葺村口的龙王庙,还专门请了个外村的画匠重做了个龙王泥塑。请新龙王入庙那天,文书挺兄弟两个也去看。村里很多人都出来了,请了几个吹唢呐的、一路吹吹打打,放着鞭炮,几个年轻人把龙王抬进了小庙,小庙是真得很小,只能同时容下两个成年人,村民们好不容易把龙王请到庙里放妥当。随后,一群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在庙门口跪下,跟着画匠嘴里念叨着什么。

“这画匠还真日能嘿。又会捏龙王,又会给龙王画妆,还会念经。”文书坚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