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天子承乾 > 第十二章 白叠子

第十二章 白叠子(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漠南漠北的各部游牧除了薛延陀等,都是听天可汗诏令的,就算长城部的毛皮不够,那就让让突厥各部四处劫掠,草原上总是有猎物的。

官府是要讲究吃相的,强取豪夺对身居帝国顶层的李承乾来说就是个笑话,皇家的产业谁敢抢,世家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凡敢乱宗庙社稷者,死

自天子诞生开始,就有这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的周天子,下到“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悉为臣妾”的汉天子,历任天子无不维持着这一规矩,不论是内部的侯王氏族,还是外部的匈奴月氏,敢于谋害社稷安危者,无不倒在了天子的剑下。

兴师辽东骑马要有十万兵,否则根本攻不下城池,十万件冬衣即便自己只能赚到一部分,也足够岭南开发的前期所需了。

就在高句丽苦苦支撑,即将油尽灯枯的时候,杨玄感发动叛乱,早不反晚不反,偏偏在这个时候反,杨广为了防止后路断绝,只好班师回朝。

平定杨玄感之乱后,杨广再一次兵伐高句丽,这一次的声势显然没有前两次浩大,中原已经民变四起,陈胜吴广出了不知多少位,举国上下处处是大泽,在前线战果不大,后方民变四起的情况下,杨广只能退兵了。

回到中原的杨广,已经放弃了平乱,躲到江都希望借江东豪族之力,但最后还是死在了骁果军的叛乱之下。

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这是一代天子最后的遗言。

李世民对高句丽的**一点也不必他的便宜岳父低,自皇帝即位,他亲自带兵出征只有一次,这一次就是征高句丽,能够让将近五十岁的皇帝跑两千里渡辽水,深入敌城,亲慰将士,足见高句丽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了。

而冬衣则是李世民很发愁的一环,在东宫看奏本的时候,李承乾就发现送往辽东大王都是粮草和军械药品,冬衣只有御用的。

原因很简单,府兵自备衣物,朝廷的官僚想当然的以为辽东的气候和突厥差不多,但官僚们想错了,高句丽的冬天比突厥还要冷,这就使得前线将士到了冬天就只好撤兵了。

为了稍稍改变这一现状,李承乾决定“发明”一下棉衣,做法就是在羊皮里面加上棉花。

是不是很诧异,李承乾这么做也是经过思考的,唐时大王白叠子传自天竺,是短绒棉,不利于纺织,只能充当填充物,而兽皮就是最好的外皮。

长城外各部如突厥、奚、契丹,靠着大唐而活着,有来有往,只是替大唐作战还不足以报答大唐的恩情,于是李承乾很轻松的把羊皮的任务交给了长城各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