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不生长林,万古如黑夜(第2 / 3页)
而这个世界的孔子,因为秦皇焚书坑儒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反倒不如隐居深山、一心修仙的老子有名,所以封长林也就将孔子改为老子了。
此篇文章一出,那些关注封长林的人,自然是再次竖起大拇指。
即便那些别有用心,想要诋毁封长林的人,也已经说不出什么来了,感觉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对于风起长林,大家只能仰望。
众人也已经越发肯定,风起长林肯定是某个隐居深山的大能,只是性格如同千年老魔张大千一样,所以才开了讯博,发表了一些诗词。
也亏着人家不甘寂寞,愿意拿出文章、诗词来与大家分享,否则,天下岂能多出这么华丽、精妙且富含哲理的文章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东海云圣庐,荆州武波亭。老子云:何陋之有?
封长林将诸葛庐改为了云圣庐,子云亭改为了武波亭,孔子也改为了老子,主要是因为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诸葛庐和子云亭。
但在东海的海边有一个很有名的云圣庐,而荆州的武波亭同样极为有名。
那千年老魔张大千,似乎随时都在关注着风起长林的讯博,在陋室铭刚发布,他就立即进行了转载,并且写下了“天不生长林,万古如黑夜”的文字来。
这等评价,可就高得没边了。
封长林看到这十个字,也吓了一跳,他现在开始担心起来,万一那千年老魔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会不会因为太过于失望,一气之下,用魔法把自己给灭了。
“是不是装过头了啊?以后再想低调都难了,尼妹,有些悬啊,不行不行,必须得快点将自己的修为提升上去,不能和现在的身份名望相差太大,否则,早晚会出事”
封长林无法想象,万一外人知道,他们口中的老先生、老前辈,居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毛头小子,会不会发疯?
云圣也被称呼云姑,是死后封圣,其地位类似于后世的妈祖,在沿海有很高的神名,即便是现在,当地依旧有许多云圣的神庙。
至于武波,此人则是真正的武圣,但却隐姓埋名,不问世事,闲暇时,传授族人一些武技,一直到大秦末年,始皇失踪,年年战乱,民不聊生,武波被逼之下,才愤而起义,带领武氏家族的人,走上了改朝换代之路。
最终,武波的女儿武瞾,得以统一天下,统治了大夏一千多年。
这一切都是因为武波为武家所打造的根基。
武波亭也因此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