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袁崇焕的打算(第2 / 3页)
毛文龙确实是大明最为强悍的总兵官之一,若是能够收服他,让他听候自己调遣,也能够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当下他点头道:“这一点我也赞同。但是毛文龙已经觉察到皇上对于他的态度在转变,也十分防备我,所以我想让你重新返回东江镇,在这段时间看住毛文龙。”
李毅闻言道:“毛文龙身为东江军总兵官,打造兵器,招募军卒也是应当的,这并不能说他要反叛吧?”
袁崇焕点头道:“这当然不能。但是他多次违抗督师衙门的命令,不肯接受大明派遣的文官,将东江军经营成了毛家军,此等行为,忤逆之心顿显,容不得本官不小心应对。”
李毅忧虑道:“督师,实不相瞒,当初我留在东江就是调查毛文龙与皇太极是否有往来。但是一番查证,并没有发现毛文龙有何出格行为。反而他与东虏仇深似海,差点被济尔哈朗率兵偷袭,后来为了报复,更是率兵攻进东虏境内数十里。”
袁崇焕点头道:“子正,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如今察哈尔和朝鲜都已经指望不上,若是东江镇不能听候督师衙门的调遣,与辽东军紧密配合,那么东虏在无人能够节制,到时候围攻锦州事小,而是西进突袭大明北部边关,可就糟了。”
李毅这下明白了袁崇焕为什么这么着急要对毛文龙动手。
袁崇焕笑着道:“不要多心,只当是我无心之言。”
李毅不知道袁崇焕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多愁善感,这与之前他见到的那个袁督师完全不同。
“其实我叫你返回宁远城,还有一事需要拜托你。”袁崇焕坐回椅子,双眼认真的看着李毅。
李毅连忙道:“督师请讲。”
袁崇焕沉吟道:“如今漠北蒙古已经被东虏收服,朝鲜也屈服于东虏,东虏四方之敌已经四去其二,接下来一定会集中精力对付我大明。而东江镇毛文龙却一直不听调遣,浪战不断,更有人说他与东虏有所交集,我意收服东江镇,用来牵制东虏。”
原来不是因为毛文龙不听调遣,也不是因为东江镇可能反叛,最重要的原因是,袁崇焕需要一个能够与自己配合,和自己统一步调的东江,用来在背后牵制东虏。
若是没有去过宣大,李毅定然不会赞同袁崇焕这么做。但是见到边关武备废弛,军卒羸弱,武官不听命令,文官胆小怕事,他对于袁崇焕的忧虑是深有体会。
当下他道:“大人,我乃是边关巡按御史,代表皇上巡查边关事宜。你打算掌控东江,牵制东虏,我是赞同的。但是毛文龙乃是一员悍将,立功颇多,若是可能,我希望你能劝服毛文龙,不要发生同室操戈的惨剧。”
想了想,李毅又道:“我想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袁崇焕听到李毅最后一句话,就明白这是李毅的底线。
明朝一直以来都是文官节制武官,毛文龙虽然是平辽将军,东江总兵官,但是按理说还是要听袁崇焕调遣。但是东江镇与其他重镇不同,东江军上上下下被毛文龙亲信把持,朝廷几次要派遣文官,但都被毛文龙拒绝。当初朝鲜还是大明属国,东江镇粮饷来源于朝鲜和大明,不敢反叛,但是如今朝鲜被东虏收服,袁崇焕又以粮饷试图钳制东江镇,毛文龙已经觉察到了危险。
李毅当初在东江镇呆过一段时间,对于其十分了解。要是朝廷打算完全控制东江,那么毛文龙没有野心还好,若是有野心,可能会反叛。
李毅看着眼神坚定的袁崇焕,突然道:“大人,是不是账本查到了什么?”
当初他从东江回来,用阳武侯薛濂之死从毛文龙那里敲诈出了账本,后来因为要赶去宣大边关,就将此事交给袁崇焕调查。这些账本记载着东江镇来往商船税收明细,还有财政支出,能够很好的评估出东江的钱粮实力以及经济往来。
袁崇焕点点头,道:“何可纲已经查出来,毛文龙这些年不仅将铁锭、粮草和布匹卖往辽东,换取毛皮人参,还花费大量钱粮招兵买马,打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