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排位赛(6000字,感谢MoMoooL大佬的万赏,1/9)(第2 / 6页)
这个弯道就是标准的外内外过弯方式了,如果是软胎的话过这里甚至不用踩刹车,直接靠着惯性和赛车本身的速度抹过去就行。
但是秦淼不同,他用的是硬胎,所以T9就算他赛道路肩都吃完了,左边的轮胎都快压到旁边的绿色油漆了,过弯的时候还是稍微带了一点刹车才不至于在T9的出口冲出赛道。
随后下坡至最后的T10。
所以这个弯秦淼没有去切弯道的弯心,而是尽可能地走更宽的线路,以便出弯之后获得更多的速度。
出弯之后一路直行经过第2段DRS检测点,全油门通过一段大直道之后来到T4,左侧轮胎依旧压上路肩的一半位置,过了五十米指示牌之后寻迹刹车入弯,入弯角度如果够好的话弯中不用踩刹车和油门,完全靠着赛车自身的势能划过这个弯道。
出弯之后的T4路肩足够平顺,在这里可以尽可能地利用赛道宽度,以获得足够的出弯速度。
之后的5-7号弯过弯就比较简单了,走好线路之后的过弯方式不是刹车,而是松油门。
只不过由于秦淼用的硬胎,抓地力并没有软胎强,所以T7的时候稍微踩了一脚刹车。
进入T1,左前轮尽可能地吃满了T1的入弯路肩,扩大自己进入1号弯顶点时的赛车线路。
随后又是如同T10那般右前轮卡极限压上了T1的顶点路肩,过顶点之后开始给油,赛车在空气动力以及轮胎抓地力的作用之下从弯道之中飞快地窜了出去,出T1的时候如同秦淼教周冠宇的一般,左前轮和左后轮都骑上了黄色的香肠路肩,但是并没有越过去,而是在香肠路肩上一直跑到了出弯。
随后出T1开启DRS全力冲刺。
秦淼这次排位赛采用的是低下压力调教,基本上就是将赛车所有空力套件都调整到了阻力最低的模式。
全油门通过缺少存在感的T2之后秦淼驶上一段上坡路段。
同时过T7的时候也进入了第三计时段,秦淼出这段路的时候是真感觉自己的方向盘上传来的重量超过了十公斤。
进入T8之后尽可能地多吃T8的外侧路肩,这个地方可以四轮出白线,但是不能压上砂石地。
不是压上沙石地之后赛会会罚时或者取消排位成绩,而是压上沙石地之后车辆容易失控……
出了T8之后全油门爬坡随后来到T9。
T9出口是第三段DRS检测区,右侧则是维修区入口。
这个地方不论是在游戏还是在电视直播之中,因为显示媒介的原因,观众们对于这个坡的高度不是很了解,感觉也没那么真切。
但是这其实是一个接近30°的上坡路段,高速驶上这条路之后车手能够很清晰地感觉到至少有2个G的压力从上往下压过来。
驶过T2,进入第2计时段,也是这条赛道的第2个DRS检测点,还是赛道的最高点,同时还是超车最频繁的弯道入口。
50米牌子之前10米左右的位置踩刹车,左边轮胎吃大约一半路肩。
这里因为是一个上坡右转的低速弯,常规的外内外过弯在这里占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有可能因为T3弯心的落差太大而导致伤到赛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