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469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

第469章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因此云逍很清楚,单是发展造炮工艺,还是远远不够的。

“单是提高铸炮工艺,还远远不够,最为重要的还是炮制!”

云逍想到鸦片战争中,中英大炮对决的惨败,郑重地提醒孙元化。

中英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之战多数是英军战船与清军炮台之间的对垒,火炮搏杀是唯一的作战方式。

螨清之所以一败涂地,最重要的原因,是火炮手工化不敌标准化。

清军的火炮都是手工制作的,因此参差不齐。

采用中空的模型,并在其中导入冷却水,可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

用这种方法所铸的大炮,可以大幅加快铸炮速度,并降低废品率。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提升炮管寿命,耐用程度可达到先前的五倍至数十倍。

因此可以将大炮铸造的超级大,老米的508mm巨型岸防炮了解一下?

砂型铸造法和内模水冷法,在后世依然广泛运用于工业,云逍即使不懂造炮,也知道这两种方法。

就是同一类型的火炮,尺寸都有明显的偏差。

而且火炮的战术分工也不明确,严重影响火炮的精度和威力。

英军火炮制作已实行了标准化、制式化,适合陆战、海战、攻城战和山地战等战术用途,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清军火炮。

英军火炮注重以用途配套,射程与杀伤力远近兼顾,所以射程、射速、射击精度、机动性等明显高于清军。

这些火炮技术与性能的差异,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是致命的。

二者相结合,无疑是整个滑膛炮时代最高的铸炮工艺。

没有之一。

孙元化是造炮的大行家,自然清楚其中的好处。

他说‘大明的大炮无敌于天下’,绝非是夸大。

要知道,这可是两百多年后的工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