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犹太人经商之道全集 > 第2节

第2节(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公元前63年,庞培和他的罗马军团征服了当时的独立国家以色列。公元前43年,罗马帝国在犹太地建立了一个傀儡犹太王国,由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希罗德统治,而真正的权柄握在罗马帝国的叙利亚总督手中。

凭心而论,罗马帝国在犹太地的统治并不是非常残暴。和一般人想象的正相反,犹太人在当时享受的是帝国的最惠国待遇。这个最惠国待遇源于凯撒的一道上谕。庞培征服犹太地以后不久,就开始和凯撒争夺首席执政官的位置。当时从犹太地向北到希腊都是庞培的势力范围。在这场内战中,犹太贵族赫卡努斯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向凯撒效忠。要知道当时形势错综复杂,庞培和西庇欧等人都有很强的实力,赫卡努斯这个决定需要相当锐利的政治眼光。

凯撒当然是龙颜大悦,胜利之后立刻颁布一道上谕,由罗马元老院签署生效,授予赫卡努斯及犹太人民最惠国待遇。根据这道上谕,赫卡努斯家族世袭犹太教大祭司的职位,给予犹太人充分的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世世代代据有耶路撒冷,并特许犹太人修建围绕耶路撒冷的城墙。上谕还包括不少税收上的优惠条件。正是这个原因,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屡次反抗异常恼怒。

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开疆万里,灭国无数。此时的帝国军队由29个军团组成,共35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职业军人。由于犹太地毗邻罗马帝国的死敌波斯,所以帝国在从叙利亚到埃及这条狭长的战略要地驻有8个军团。犹太人在8个罗马军团的包围中,面临的战略态势非常恶劣。

现代人读这段历史,一定会大惑不解,为什么在这种恶劣的战略态势下,面对罗马帝国这样强大的对手,犹太人依然三番五次地起义,直到最后耶路撒冷被毁,整个民族被流放?罗马帝国在尼禄统治下,政治日趋腐败,耶路撒冷的罗马执政官日益横征暴敛,惹得民怨沸腾,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一些深层次的宗教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

犹大王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它的疆域没有北方王国大,资源也不如北方王国丰富,但它是一个比较统一的国家,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不大。犹大王国又是大卫王朝传统的继承者,它的第一任王是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罗波安被立为王以后,曾想取得北方各部落的承认,但未能如愿。耶路撒冷圣殿所体现的以色列人对耶和华的共同信仰,增强了国内的团结。犹大王国有利的地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下,南方王国经历了与北方王国完全不同的发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王国的几个王,在巩固和发展国家方面表现出了杰出的才能。罗波安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向再度崛起的埃及进贡,免遭亡国之祸。罗波安的继承人亚撒,继续同埃及和北方王国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在亚撒的儿子约沙法的统治下,犹大王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势力扩大了,与北方王国的关系改善了。

北方王国灭亡后,犹大王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亚述和埃及角逐的目标。在亚哈斯王当政以后,犹大王国向亚述称臣纳贡,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为了民族的生存,犹大王国在以后的120年中,同亚述、巴比伦和埃及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尽管如此,它最终还是被巴比伦王国所灭。公元前586年圣殿被摧毁,犹太人被掳至巴比伦。

犹太民族的主体在流亡巴比伦时期,顽强地维护自身的民族和宗教特性,对返回故乡抱着很大希望。约半个世纪后,被掳至巴比伦的犹太人受惠于波斯王居鲁士奉行的允许他们返回圣地的开明政策,得以重返耶路撒冷。这些犹太人在返回耶路撒冷后,为犹太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圣殿的重建。在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领导下,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第二圣殿于公元前516年落成,犹太人民的信仰中心和祭祀圣地重现了昔日的光辉;二是《托拉》编纂成功。《托拉》在原有基本轮廓的基础上,经过汇集、整理和编纂,成为一部统一正典。在公元前5世纪~4世纪,成为犹太人生活的指南。《旧约》从《创世记》到《列王纪》的历史部分和《圣文集》的《耶利米哀歌》及《雅歌》,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三是犹太教律法对犹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犹太先知矢志贯彻摩西律法,借以全面制约犹太人的生活。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的著名学者、祭司和犹太教领袖以斯拉,要求耶路撒冷犹太人服从以色列人和耶和华所立的契约;强调严格遵守有关祭祀活动、安息日和祈祷仪式的每项律法;反对犹太人与异族通婚,娶非犹太人为妻者可能随时被逐,他们的家也常遭破坏。以斯拉坚持认为这样严厉对待与异族通婚者,是无罪的。所有这一切使巴勒斯坦犹太人形成以《托拉》为生活指南的信仰和祭祀社团,耶路撒冷再次成为犹太人的宗教中心。这说明,犹太人在亡国前就已成为一个比较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异国他乡的不利环境下存在和发展起来。

罗马人统治时期,犹太人在第一次犹太战争失败后,圣殿再次被彻底摧毁,耶路撒冷被分割给罗马有功将士,犹太教公会被关闭,圣城失去了犹太人政治和宗教中心的地位。但犹太教的活动并未止息,不久,在加利利的提比哩亚和沿海平原的雅麦尼亚建立了两个由拉比主持的中心,以履行原耶路撒冷犹太教公会的职能,这两个地方很快成为公元1世纪犹太教的主要活动中心。公元90年,在雅麦尼亚举行的一次犹太拉比会议上,确定犹太教正典卷数总计为24卷,故亦称《二十四书》,即流传至现在的《希伯来圣经》。至此,犹太教的正典《希伯来圣经》全部完成,标志着犹太教的正式形式。

罗马征服的众多民族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异类。其他被征服民族如不列颠,高卢和日尔曼,在文化上都远逊于罗马,所以对罗马文化比较容易接收。犹太民族历史悠久,宗教文化独特,尤其早在摩西时代就摆脱了偶像崇拜,对罗马人的众神崇拜自然不屑一顾。正因为这种文化优越感,使犹太人对罗马的统治一直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犹太人笃信上帝是唯一的主宰,因为摩西和上帝的约定,犹太民族受上帝青睐。这种文化优越感发展成为极端的宗教民族主义。这个时期大批极端主义色彩的帮派组织应运而生,他们认为应该用暴力革命打碎罗

可见,以犹太教为其灵魂的犹太民族,是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块历史圣地哺育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民族,而这个民族又对这块土地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看最新章节

饱受迫害的犹太民族

公元66年爆发的犹太人大起义,是犹太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虽然在此之前,犹太人曾经多次暴动,反抗罗马帝国的暴政,这次起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而罗马帝国的镇压也最为残酷。耶路撒冷惨遭屠城,第二神殿被夷为平地,超过一百万人丧生的著作“犹太战争”,后世史学家认为可能有些水分。根据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亡”,罗马帝国此时的人口为一亿两千万)。仅仅65年以后,不屈不挠的犹太人再次起义,罗马帝国终于对犹太民族失去耐心。

起义被镇压后,罗马帝国将所有的犹太人驱逐出犹太地,令其永远不得返回故国,犹太人于是开始在欧洲各地流亡,成为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饱受欺凌和迫害。历史背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