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第2 / 4页)
富民陈迪等急众人之所急,赶紧献上了一干金帛财物,当下朱老大便命令分与众将士,这才稍稍让颇为不爽的将士们得了点安慰。
朱老大于是纵兵急攻,数万大军在山呼海啸的呐喊中,一举破城而入。结果完者不花与签事(官名)张旭等弃城逃走,万户纳哈出则被俘虏。
另有太平路总管靳义见大势已去,遂出东门投水而死,为元朝尽了忠。朱老大听闻后便连连赞叹此人为“义士”,于是厚葬了靳总管。其实,这也不过是邀揽人心的一个法子罢了,表明自己也是敬慕忠义的正义之师,绝非寻常的流寇可比。
这一招到后来,连“打渔杀家”的陈友谅也学了去——政治场就是秀场。
朱老大想要个好名声,苦心到底没有白费。
就在将要入太平城时,著名的老儒士李习及他的得意弟子陶安等,率领着众父老纷纷出城迎接。这陶安是很有些见识的名士,他后来还被朱元璋誉之为“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陶安虽然久慕朱老大名声,但乍一见朱老大那般相貌,也着实吓了一跳:见过难看的,没见过这么难看的。
自然,这不是朱元璋的本意。朱老大早就看中了江南岸的太平这一片富庶的土地:它南靠芜湖,东北接集庆路(今南京),地势开阔,又东倚丹阳湖,而湖周围的丹阳镇、高淳、宣城等皆物产丰富。若能据此以为根据地,那是再理想不过的。如果仅仅抢些粮草就回,那就等于拣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简直愚蠢透顶。
但话已经说出在口,如果现在告诉大伙真相,闹不好会引起众人的犹疑害怕甚至抗命不从,那就把事情办糟了。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时候,领导人决策的真实意图是不应该完全让手下人知道的,手下只需按部就班,认真执行就是了。
朱老大心知诸将士多出自泥腿子,恋巢得紧,也大多没什么进取心,所以只能拿好话先哄他们。他便转头对徐达等众将说道:“而今咱们举全军之力渡江,幸而初战告捷,不过这算不得什么,咱们还当乘胜直取太平……如若听任诸军抢取财物以归江北,元军摸清了咱们的实力,势必要加强防范,以后想再渡江抢取财物就不可能了,而且,从此江东之地也终不为咱们所有,这实在太可惜了……”说着,他竟面露出悲凄之色。
老大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便是“打铁要趁热”,宜将剩勇追穷寇
幸好徐同志等人一贯坚决支持老大的主张,纷纷表示应该这样做。既统一了思想,为防止有人中途动摇,朱元璋索性就学着项羽的样儿来了个“破釜沉舟”——全军“悉断舟缆,推置急流中,舟皆顺流东下”,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绑架”。
可待回过神儿来,便立时化成一脸的恭维,他赶紧对朱老大揖首道:“明公真是龙凤之姿,非常人也,我辈今日有主矣”
为了鼓足众将士的干劲,朱元璋先前本是哄他们说,打下太平之后要好好地搜刮一番。可是他心里却明白,绝不能因莽撞、骄纵而失了人心,尤其这里是江南文明荟萃之地,一旦有所疏失,容易惹来儒士们的谤议。别看这些人文弱不堪,但骨子里个个都是硬梆梆的,一旦民愤起来,这头比什么地方都难剃。后世的清军入关后,就在江浙一代遭遇到了最顽强的抗争,宁可城毁人亡也绝不投降,这足以说明:用精神和信仰武装起来的人,远比空有一身蛮力者更难对付。
因此,还在采石即将出发时,他就先令李善长拟出了一张约束军士的榜文,即《戒戢军士榜》,等到一入太平城,老李就赶快将此榜张出。
只说这边将士们兴奋地一涌入城,跟打了鸡血似的,刚要动手开抢,却忽见各处墙上贴满了禁抢的告示,触犯者一律处死大伙一时竟都“愕然不敢动”了。偏偏就有个不知轻重的愣头青,刚动手开抢便被人拿住,旋即就被砍头示众了,城中立马肃然起来。
但问题是,只一味强行禁止的话,那等于公开宣告朱老大说话不算数,忽悠了大家,如果引发了士兵们的愤怒,也不是好玩的。所以,必须得有人出头放点血,缓和一下众人的情绪。
诸军见后大惊失色,连忙跑来问缘故,朱老大又哄着他们说道:“成大事者,不被小利蒙蔽了眼睛。这里距离富庶的太平城不远,舍此不取岂不亏得慌?”既有这般诱惑,诸军也就义无反顾了。
第二天,在犒劳了一番将士后,大军便又启程转向东南,朱老大仍旧亲自带队,由观渡经太平桥乃直趋太平城下。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元朝的行省制度,有别于以往各朝的郡县制,元朝将全国共划分为约十个行省,可谓是现在省的雏形。在行省下面,又分路、府、州、县四等,一个行省大概有数个或十数个不等的路,当时的南京就叫集庆路,属江浙行省。路设总管府,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同知各一员。根据至元二年(1265)的定制: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
当时小小的太平也是路,可见其地位之高。
太平城里有元(江浙行省)平章完者不花、达鲁花赤普里罕忽里等,他们闭城拒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