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第3 / 3页)
他这种强硬的态度让朱老大有几分担心,万一哪天他真溜了,就后患无穷了。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其处死。
另据《明史·赵德胜》记载说,赵德胜“取江阴,攻常熟,擒张士德”,记载是赵德胜擒住了张士德,而张士德的死亡时间往后推了,更有记载说他是绝食而死。但不管怎样,背后徐达的功劳最大是确定无疑了。
能征善战的九六一死,对张家军的实力和士气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果然,在这年的八月(1356年),张士诚部元帅江通海率部来降朱老大。
当然,此举也严重地影响了朱、张的关系。作为一个古典男人,老张最看重的不是苟且的富贵,而是兄弟间的手足情义,老张一向是“听弟弟的话”,现在弟弟没了,这辈子朱重八就是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所以,直到临死前,老张还忿忿地向朱同志喷出这么一句:“天日照尔不照我”
针对前文所讲的陈保二等降将复叛的问题,也引起了朱元璋的思考和重视,他认为诸将不能一视同仁、给降将小鞋穿,正是导致这一恶果的主因。
但张九四也坐不住了,常州一旦有失,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于是他便派遣其弟张九六(士德)以数万大军驰援常州。
对此,知己知彼的徐同志对众将道:“张九六狡滑善战,倘使其占据上风,其部必势不可当,当以计谋之。”
这才是真正的名将,知己知彼,看菜下饭。
可怜张士德,自出道以来还没遇上过真正的对手,自然今天也就没兴趣研究这姓徐的,没头没脑就扑了上来。
就在离常州城十八里的地方,徐达已事先设下了埋伏。他命总管王均用率铁骑为奇兵,自己则亲自督师迎战不可一世、来势汹汹的张九六。正当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王均用突率骑兵杀出,横冲敌阵——这倒颇有点类似后来满清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招数。
于是他便传谕道:“陈保二之所以复叛,全因诸将不约束手下士卒,以至彼等向陈保二肆意勒索,乃致怨而叛。”下令以后诸将再另眼看待降兵降将者,定斩不饶
再加上常州久攻不下,于是朱老大怒了,他命“自徐达以下,皆降一官”。
接着,他又写信批评徐同志等人“虐降致叛,老(劳)
结果,张九六的队伍一下子就被冲乱了。他眼见形势不利,便只好撤退,可在半路又遇上了埋伏,马也尥了蹶子,最终被徐同志麾下的先锋刁国宝等所擒获,另外其部将张、汤二人也一并被拿。
兵家向来倡导“以正合,以奇胜”,被使用在明处或者作主力部队的叫“正兵”,反之就叫“奇兵”。张九六是一向“正”惯了,今天终于被徐达的“奇”给放倒,单就这点就可以说明他远不是徐达的对手。
朱元璋也一向知道张九六枭鸷有谋,是个难得的将才。老哥攻陷诸郡,九六出力最多。
所以,自他被擒以后,张士诚也安分了好多。对此,朱老大不无兴奋地说:“张九四之谋全在张九六,其人智勇非常,今幸被擒,张氏之事,成败可知矣”张士诚的脑子被朱元璋给挖了,他的红旗还能打多久,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朱老大想要留着张九六来引诱张九四,没想到这个张九六竟很有骨气,他大概也是咽不下被俘的恶气。在被羁押期间,他居然还偷偷找人送信给哥哥,让哥哥投降元朝,以合兵来诛灭朱同志一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