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第1 / 3页)
不过面临强敌,朱老大斟酌再三,除给常遇春一次口头警告外,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其实,就朱元璋本人,对于降兵问题,也不是一开始就心存仁厚的。
龙凤三年(1357)八月,耿炳文生擒张部一千余人,这些人都被押到应天处死;龙凤五年五月,朱老大在浙东也曾将张部降卒五千余人分与帐下,留守婺州,但担心他们心生叛意,欲带回应天,中途又担心他们逃亡,最后“悉斩于双溪上”。
还有,如果他发现有人想利用他的优容政策进行投机,也会毫不手软斩草除根。比如江西不少山寨头目或降或叛,反复无常,他便下令将他们“尽投于水”。
其手段也不可谓不极端。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5、没有永远的敌人
是对手,总会有短兵相接的时候,这一天终于来了。$首@发』
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部由安庆出发,大举进犯下游的池州,结果被徐达率兵击退。
本来,杀了赵普胜后,陈友谅便有进攻池州的打算。朱老大对于陈部的意图也了然于胸,所以他赶紧把常遇春也调到了池州,以加强那里的防守。池州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只是后来,为了进一步瓦解敌人,壮大自己,同时身边谋士也一再提醒他:打仗不是一定需要以杀人来解决问题,仁义之师更能赢得百姓的支持、甚至对手的钦佩,这种杀降的现象才慢慢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他随着实力的增强,对于降兵复叛的危害足以掌控,对于本部的威慑力也更自信了。
总之,收服降兵,优待俘虏,总是利大于弊的。
对于池州之败,陈老大感到了极大的羞辱,但他却将仇埋藏在了心里;对于三百战俘的被释放,他还专门派出了使者向徐、常致谢。
另外,他还派使者到应天向朱老大解释说:“此战非我意,乃巡边者偶战耳。”那意思就是,这次冲突不是我的意思,兄弟误会了。
在陈部进攻之前,朱老大与众位高参进行了紧急磋商,然后派人快马把商定的看法送达池州,告诫徐、常等同志:陈友谅部朝夕之间攻打池州,你部应以五千人守城,另派精兵万人埋伏于九华山下。待敌兵临城下之际,城上守军即可扬旗鸣鼓、大造声势,而后伏兵杀出,断敌归路,必获大胜。
徐、常照此办理。不久,陈部杀到,其锋甚锐,一路直奔池州城下。城上守军一面坚守,一面扬旗鸣鼓,而后朱部伏兵四起,缘山而出,顺江而下,绝敌归路。这时,城中又出兵夹击。慌乱中,陈部大败,被斩首万余,生擒三千余人。
对于三千战俘,直性子的常遇春建议直接杀掉了事,别留后患了。但徐达不敢擅自做主,立刻快马请示朱元璋。不久得到回话:“战端初开,切勿杀降以绝人望所擒之敌可悉数放归,以图将来。”
但常遇春已经先斩后奏,等使者来传话时,那些降兵已被杀得只剩下三百来人,并且还被常同志送还了陈老大。显然,这既是挑衅,也是示威。
朱元璋闻听此事,相当不高兴:你常遇春是要砸我朱某的牌子今后谁还敢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