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起云涌-3(第2 / 2页)
“爸,你别担心。这份东西我是寄到‘西北党务’半月刊的,你不是就要上党校了么有了这个东西,到时候你在党校里也多少会受重视不是?再说了,要是刘局长没有问题他怕什么?如果他真的有问题,正好把他拉下来。”黄杰笑嘻嘻的说。
“你懂什么,就算把刘世豪拉下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总不可能让我当农业局局长吧?到时候新局长上来了,谁愿意局里面有这么一个整天找麻烦的人?”黄宝顺尽管不会当干不,但是不表示他不知道人情世故。
“您就不能往远了想一想?这次党校学习回来,您的工作肯定是要调整的,与其这样在机关了呆着,还不如到下面乡镇去当个乡长什么的,到时候想干什么就是你说了算了。”黄杰是希望黄宝顺到下面乡镇去的,毕竟黄杰又不少好点子,最起码黄宝顺下去以后要容易出政绩的多。
“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就算下到下面乡镇也最多只能当个分管办的头,当乡长什么的是不可能的。”黄宝顺想想黄杰说得有道理,但是按照他现在的级别,下去了还真干不了什么。
“这可不一定,本来党校出来以后往上调一下就是正常的事,再说您不是还有这个么?”黄杰说着,扇动着手上的底稿。
有那么多局领导的关心,局长还特意解释了情况,黄宝顺本来并不善于当官,一时间都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然是领导上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过这事在黄杰看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其实当他知道仪阳市农业局准备大范围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时候就想到了大棚预制件的生产上,不过他当时并没有多想,毕竟这个事情谁都知道,绝对是一个挣钱的活,按理来说,仪阳市农业局作为主管单位,这样的东西是不会随便放手的,所以也没有多问。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因为伪劣产品受伤进了医院,这下,黄杰不干了,他得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人搞出来的伪劣产品。
仪阳市农业局定点采购的事整个农业局里没有人不知道的,谁都明白这是一块肥肉,可是刘世豪是局长,就算眼红有能怎么样?黄杰不费吹灰之力就搞清楚了情况,显而易见,如果不是这里面有问题,仪阳市农业局怎么会轻易就放过几个敢袭击政府工作人员的农民?
黄杰这几年都没有什么动静,关键是看来到自己的年纪太小,动作大了太骇人听闻,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打算放过这件事情了,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直接受害者。
偷偷摸摸的,黄杰在家里写了两个晚上,一篇《警惕假冒伪劣农产品坑农》的文章正式出炉,在文章中,黄杰没有直接点出是刘卫国生产的大棚预制件有问题,而是直接引用了刘世豪的说法,有一批不法造假者,打着仪阳市农业局的旗号,制售假冒伪劣的大棚预制件的问题,提醒农民朋友和想关部门注意。在文章中,黄杰还列举了不少假冒伪劣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质量问题等,关键是,黄杰在文章中陈述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是我们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多年以来,农民工作都是我们国家社会基础工作的根本。一小撮制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的人不但伤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政府形象,重要的是他们会造成农民的不稳定,对于这样的人,一定要坚决打击。
……
最新全本:、、、、、、、、、、
黄杰可没有想着在这片文章上属上自己的名字,这对他一点意义都没有。他用的是黄宝顺的名字寄到报社去的。趁着上医院看黄宝顺的机会,黄杰将自己写的东西献宝一般的交给了黄宝顺,告诉老爸自己试着写了一片文章,已经用黄宝顺的名义寄到报社去了。
这么多年下来,黄宝顺早就已经习惯了黄杰比一般的孩子能干的得多,再加上这次的事情伤到了自己,黄杰的这个举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黄杰写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黄宝顺当然没说什么。在黄宝顺看来,就算黄杰写的东西发表了,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黄宝顺没有想到的是,黄杰第二天又拿了一片文章来给黄宝顺看,说是已经寄出去了,文章的标题是《警惕59岁现象》。这篇文章可把黄宝顺吓到了。黄杰在文章中主要谈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政治领域里的“59岁现象”,黄杰给它的定义是“最后捞一把”现象,是指领导干部在即将离退休前夕,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大肆贪污受贿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心态的作祟:首先,存在着“权力即是金钱”的心理,其次,“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再次,一层侥幸心理。即:只要**擦干净,退休后就基本上不会出事。另一个说的是经济领域的“59岁现象”则主要是描述一些国有企业企业家甚至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在退休前一反几十年守法努力工作的常态,为自己大谋私利,侵吞国有资产的现象。
黄宝顺把这些东西往刘世豪身上一套,这不摆明了是说仪阳市农业局的刘局长么?要是着东西登出来让刘世豪看到,自己就等着小鞋穿了。
“黄杰,你怎么乱写东西?这东西要是登出来,你老爸我还用在农业局呆么?”黄宝顺平时不太管黄杰,因为黄杰几乎用不着他操心,可是谁知道他会写出这样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