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巧取豪夺-2(第1 / 2页)
张旭东这边也在不停的想办法找路子托关系,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为黄宝顺一家说情开拖,想让黄家能从这件事情中开拖出来。莫永军那里也是一样,也在不停的运作着。黄宝顺在仪阳市一张都人缘不错,不少仪阳市和省里面了解黄宝顺的人也在旁敲侧击的想办法,希望能帮上黄宝顺的忙。
至于许术乡就不用说了,王东海知道了黄杰的.情况以后破口大骂,省里面调查组的几个人都给他骂得灰溜溜的。要不是考虑王东海不但在许术乡地位高威信重,再说他又摔断了腰,调查组的人恐怕连他也放不过。不过就算这样,省纪委的报告总也提到了许术乡领导监管不力的说法。搞得王东海本来早就该拿到的各种荣誉一直都下不来。
到了这个地步,.王东海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明的他不说什么,但是暗地里,老爷子可没少办事。这几天凡是有许术乡各行政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来看他,老爷子就会说一通因为省纪委调查黄宝顺、黄杰父子的事,还说了东平县正在跟俊杰集团谈解除合同,暗示这件事只有找到省里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七十八章巧取豪夺-2
关心黄宝顺一家的事不光有秦凯旋,仪阳市委书记张旭东和东平县县长莫永军都非常着急。wwW.qb⑤.cOM/对黄宝顺一家的情况张旭东可以说是最了解的,从当年在南湾镇当镇长的时候开始,张旭东对黄宝顺一家的发展情况就非常重视,他们的一句一动张旭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平时在仪阳市,只要是张旭东说的事情,黄宝顺执行起来没有二话,绝对是张旭东的铁杆。张旭东也知道,虽说凭他家里的关系上来不过是早晚的事,但如果不是黄宝顺,他张旭东想要升得那么快可没那么容易,再说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仪阳市领导班子里谁都知道,他张旭东跟黄宝顺恨不得是穿一条裤子的,再说黄杰一揽子项目的事是他张旭东当成东平县的成绩(主要还是黄杰的成绩)报到秦凯旋那里的,如果说黄宝顺不廉洁,黄杰借一揽子项目敛财,那么处理完了黄家父子就该轮到他这个市委书记了。就算为了保住自己,张旭东也不能让黄宝顺出问题。
至于莫永军想的就更简单了,他不但跟黄宝顺关系很好,而且黄杰到许术乡当副乡长的事也是他安排的,不管是黄宝顺还是黄杰,只要这父子两个有一个出了问题,别说以后还想进步了,就是他这个东平县的县长恐怕也就当到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心中有数,一直以来,莫永军都很羡慕黄宝顺。黄宝顺要什么有什么,家财万贯不说,一直以来,就算他不想当什么大官,可是好运气就一直罩在他头上似的,恨不得城墙来了都挡不住。当初大家都是一样的级别,可是这才几年?要是这次不出问题,至少也得进常委了。想想自己,整天挖空心思的想往上爬,临了也不过当了个县长。莫永军心中有数,别看自己这些年当干部当得还算清廉,可有得东西根本就说不清楚,他比不得黄宝顺那么无欲无求,至少逢年过节的下属送点什么来他还收,要是自己碰上像现在黄宝顺的这一遭,搞不好真的就进去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一旦追究起来,本来一点小事就会被无限放大,一旦上纲上线,连黄宝顺那样的人都得进去,更不要说像自己这样并不是非常干净的了。反正不管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黄宝顺和黄杰也好,莫永军都必须想办法帮黄宝顺一家人开拖。
李冬梅这边的事就简单了,很早以前,黄家人就讨论过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在某些地方,一旦领导干部着了相,很可能就会左右下属部门和单位考虑方向,那么一些本来无足轻重的小事就会变成大事。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只要愿意,鸡蛋里头也能挑出骨头来。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黄家办事一直小心谨慎。本来按照李冬梅的说法,黄宝顺不如直接辞职出来,根本就不当什么官了。可是这话一说出来就招到了黄宝顺和黄杰父子两的反对。黄宝顺本就不善于经商交际,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如果让他一个大男人呆在家里吃闲饭,那还不比杀了他还难受?再说了,等黄家开始重视这个事的生活,黄宝顺已经是市里面的领导干部了,像他这样一个领导干部要真辞职不干了,恐怕没事也惹出了事来。一家人思前想后,觉得一方面要低调行事,另一个方面就是准备好所有的证据,包括家里的钱是怎么挣来的,都是通过什么手段挣来的,资金的走向和使用等等,总之一句话,用证据证明自己的钱来得光明磊落。
作为俊杰集团的大股东,王楠因为家庭的背景问题也同样存在跟黄家基本相同的情况,王楠的父母兄弟和丈夫都是国家干部,她也面临跟黄家一样的问题,在得知黄家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作的准备工作以后,她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好办法。尽管王楠的资产不如黄家,而其境外资产也都基本上投入在俊杰集团里,但是算起来也有不少钱。为了保险起见,王楠也跟李冬梅采取了同样的手段,交代清楚了自己和家人的所有资金情况。为了以防万一,李冬梅和王楠将这些全都放到了国外银行的保险柜里,除了定期整理一下外,还委托律师叫帮忙监管,为的就是一旦两个人同时出了意外,律师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资料全部公开,证明两人和家庭的清白。
许术乡一揽子项目出了问题,加上联系不到李冬梅。王楠立刻就意识到黄家出事了。王楠当然清楚,黄家原来肯定是没有事么问题的,现在俊杰集团最大的项目就是在东平县的一揽子项目。现在一揽子项目被停下来了,东平县拼着赔偿违约金也要解除和铜,证明问题出在一揽子项目上。
对一揽子项目王楠是清楚.的,说起来俊杰集团根本就不挣钱。别看摆着一个李村煤矿,可是用鸡肋来形容都不为过。李村煤矿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去看过,可是有资本有能力开发李村煤矿的人谁也不会去干这个活。要搞煤矿,同样的投入要是丢到山西,随便就能搞到一个无论是产量还是条件都比李村好得多得多的煤矿,更何况一揽子项目还得承担那么多不挣钱(相对来说)的项目和承担那么大的风险,虽说账面上看收益还不错,但是相对这么大的投入和这么长的时间,这笔生意完全是不合算的!也就是看着这个项目是黄杰整出来的,而且又不用占用公司太多的资金,饮水思源,王楠才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这个项目,否则她肯定是不干的。王楠很清楚,尽管自己在公司里面的股份不如李冬梅,如果李冬梅真正决定的事情自己没有办法改变,但是合作这么多年来,王楠知道,李冬梅一直都非常信任自己,特别是在投资方面,只要是属于俊杰集团的投资,两个人从来都是上商量着办的,李冬梅从来都没有用董事长的权利压着自己硬要干什么事。
别看王楠现在不是国家公务人.员了,但是她的一家子可都是在职的,而且由于手里有钱,家里的人一直以来官声都很好。特别是王琪,更是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王琪就是这样,如果说到做生意他实在不是那块材料,当年他跟王楠一起办的停薪留职,结果家里头老头子亲自下令,生意场上,王琪这个当哥哥的必须听妹妹的。后来王琪回铁道部上了班,王楠当然清楚,家里是想让哥哥能够走出一条官场上的路来。各方面当然支持。王琪本来就是个花花公子型的,现在妹妹花钱供着他,要钱给钱,要车给车,当然结交了一大帮家里环境差不多的太子哥。几年下来,不但官升上去了,认识的用得上的朋友也就更多了。
于是,王琪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到了姐姐王楠转上来的黄宝顺一家的资产材料以及俊杰集团目前的投资状况,其中针对当年搞银铁广告的事做了特别的说明,包括有当年黄杰跟王楠、王琪两姐妹签的协议以及因为黄杰不具备法人资格由黄宝顺代理签署的合同文本的复印件。这些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对东平县一揽子项目王楠也做了解释,这其中就包括陈熙当时在跟东平县谈判的时候了解到的,当年考察过李村煤矿几个证人的证词,从这些证词中能很明确的反映出俊杰集团无非是出于搞活地方经济并考虑进行长远投资,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一项为国家排忧解难、帮扶国家贫困乡拖贫致富的惠民政策。
接着几天,王琪拿着妹妹转上来的各种各样材料.想方设法递进了中纪委等相关单位,而且动用他的关系尽量让相关领导引起重视。这些人或多或少都的到了这样一个信息,相同东西的原件并不在境内,俊杰集团在境内的所有投资也跟黄家父子和李冬梅有莫大关系,如果黄家父子和李冬梅出了问题,不但关于黄家和李冬梅的事情会被公开,而且俊杰集团会立刻撤走在内地的所有投资并追究政府的责任。